次日,衛長風終於帶著40萬大軍趕到了近東城。
張承站在城樓,靜靜的看著40萬大軍前行帶起的漫天煙塵。
衛長風騎在雲龍之上,也遠遠的看見了張承。
這一刻,衛長風心中有了必勝的信心,眼前這個道士,就沒有輸過。
衛長風直接飛到了城樓上:“道長。”
沒有外人,衛長風還是叫張承道長。
張承:“一路走來,辛苦了。”
衛長風:“我這不算什麼,當年在西洲,和妖族打的時候,我曾經連續作戰三個月,這點路程,不算什麼。”
張承:“安置一下大軍,晚上我們商討一下戰術。”
衛長風:“好,有道長你在,對著這次東征,我要放心的多。”
張承:“我這麼讓你有信心嗎?”
衛長風:“那當然,道長你什麼時候不讓人放心過。”
張承:“好吧,看來我在你心中很有份量,也算一點成果吧。”
接下來,衛長風又回到了大軍之中,然後在楊玉安的引導下,讓40萬大軍,住進了軍營。
近東城其實是一個軍城,這裡的百姓都是軍戶。就是說,每家的孩子長大,都是註定要參軍的。
居住在近東城的普通人,其實並沒有多少。軍隊反而佔了近東城大多數的人口。
晚上,軍營的大營之中,所有的將軍和近東城的官員,都聚集在這裡。
衛長風看著掛起來的東洲地圖,沒有說話。衛長風不說話,在場的人,也都不說話,氣氛非常安靜。
衛長風:“國師,你認為我們目前最應該做什麼?”
張承:“偵查,要想打贏一場戰爭,我們需要有足夠的資訊,不能不分青紅皂白瞎打。”
衛長風:“的確,偵查是必不可少的。我們現在有東來城的具體資訊嗎?”
張承:“有一些。”
衛長風:“是什麼?”
張承:“東來城,現在有東洲的10萬大軍,這是烽火臺傳來的訊息,應該可靠。而且東洲現在在進行堅壁清野,他們把糧草,部運到了臨天關。”
衛長風:“臨天關,這裡。”
衛長風再次看了一眼地圖,著重看了臨天關:“這裡,易守難攻啊。有點軍事常識的人,都會選擇在這裡防禦。”
張承:“是啊,所以我做了一個預測。我猜測,東洲是想和我們玩拖延戰術,一開始這些城市,估計他們已經放棄了,他們的防守重點,會放在臨天關。然後在臨天關和我們對峙,然後派出小股部隊,切掉我們的後勤供給。”
衛長風:“國師的意思是,他們是想讓我們直接斷糧,無法和他們在臨天關對峙太久。”
張承:“目前來說,這是最合理的結果。沒有了糧食,我們那麼龐大的軍隊,就只能撤退。一旦再次回到近東城,想要再打出去,消耗的資源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衛長風:“國師說的有些道理。但是東洲的兵馬只是想我們打平嗎?他們就不想打贏我們?”
作為一個常年征戰的將軍,衛長風的每一戰都是衝著打贏去的。只是和對手打平,任何將軍都不想做出這種事情。
張承畢竟不是將軍,還不能理解將軍們的那種心態。以張承的看法,東洲如果走
這一步,他們的損失可以降到最小,而且不會有任何的危險,是非常適合此時戰局的策略。
張承:“衛將軍,你認為如果他們想要打贏,會用什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