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九五之尊的皇位,修仙練道畢竟只是一項副業,好比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擠上獨木橋,步入大學這座象牙寶塔,卻對選修科目表示極高興趣,一頭扎入廢寢忘食,理論成果再好再流弊,任你吹成天花亂墜,仙女散花態勢極強,也是4B青年、活擼輩行為,主科成績上不去,學業最終無法完成,到頭來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霧裡看花鏡中望月何棄療?
嘉靖帝不才,主副科目也能分得清,羽化飛昇前,主科得不了高分,雄才偉略之洪武、永樂大帝非活剝了他不可。
幸好任尚缺,不夠格,沒到荒唐令人噴飯地步,然後........京師皇宮西苑燈火輝煌,嘉靖帝正面無表地翻閱著南京送來的奏摺,很煩很心塞,果然主科成績提高必須以犧牲選修科目為代價。
錦衣衛指揮使陸炳、司禮監掌印太監黃錦垂手侍立一旁。
一張薄薄的奏摺,被嘉靖帝來回翻閱,颯颯作響。
響動不大,卻直擊心靈。
伴隨著它,陸炳心中早泛起了滔天巨浪,魁梧軀微微發顫,顯得惴惴不安,為給自己吃個定心丸,不時偷眼瞄瞄老大,想從老大表裡看出些神馬韻味;黃錦心思活泛,心理明鏡似的,知道陸炳想什麼,趁他再次偷窺時,悄悄向他遞出關切的眸光,感受著戰友暖心鼓勵,陸炳心中才稍稍安定。
陸炳心中焦急是有原因的。
南京城讀書人衝擊牧馬千戶所搞得人盡皆知,鬧得皇威受損,作為專職刺探天下事,為皇家排憂解難的最高軍統特務機關,事先竟沒打探到半點訊息,直至釀成群體上訪事件才猛然發覺。此舉不但暴露了錦衣衛專業素質下滑的短板所在,還使偵探業務領域理論研究嚴重受挫,更令錦衣衛惡名受損,嚴重影響了作為特務機關在天下人心中的分量,此風若不及時剎住,每逢大事爆發前都懵懂無知,長此以往,天下人都蠢蠢動,恐怕金飯碗難保,輕則恩寵不再,重則命堪憂。
若真到了非要鬧事人提前通知錦衣衛一聲的地步,陸炳覺得自己可以一頭撞死在西苑大臺階下了,上報嘉靖老大隆恩無限,下謝天下蒼生提攜之。
因此,作為終明一朝,唯一榮膺‘三公兼三孤’銜的大臣,陸炳心思更是縝密,事件處置剛一有結果,便火急火燎向嘉靖帝彙報,不管事態結果如何,先表明忠心總是沒錯的。
匯不彙報,陸炳都是悲催的,反觀大明兩京十三省各錦衣衛辦事處,其餘地方皆是勤勤懇懇古井無波,唯有南京城風起雲湧,彷彿不搞出點事來,就對不起副都錦衣衛偉大形象似的,識人用人不淑,鄭彪包藏禍害,簡直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好湯,鄭彪誤人子弟可見一斑。
幸好牧馬千戶所抗拒住了此次群體上訪事件,張明遠翻手為雲覆手為雨,輕鬆化解,才避免了錦衣衛一場滔天麻煩,若不然,陸炳真不知道該如何收場是好。
不過陸炳也大吃一驚,本該屬於錦衣衛業務範疇,張明遠居然能幹得如此漂亮,而且沒給對手留下任何把柄,雖然處置的方法有失厚道,總的來說還是可圈可點的。陸炳不才,事後也曾做過沙盤推演,結果很悲催,除了武力彈壓以報皇恩外,他真想不到還有哪些好的辦法。
陸炳忽然覺得自己老了,正如張明遠所作的那首詩一樣,‘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數百年。’,他甚至生出了告老還鄉,退居二線的念頭。
當初嘉靖帝對張明遠的讚譽還是很有預見,此人果然是不出世英才,聯想到他這幾個月以來的所作所為,膽小中透著倔犟,粗魯中有著縝密,誠意伯孫子這樣的權貴揍了,拍拍股走人毛事沒有,雲淡風輕得好像老子抽兒子天經地義。弄出個《詩詞二百五》連帶惹了江南讀書人,當時覺得好詫異,也不看好他,現在想想,這傢伙還是有幾分能耐的,
上得了戰場,幹得了倭狼。避得開禍事,玩得起憂傷。才華橫溢,膽大包天,心思縝密,正直可靠,關鍵處置突發事件能力超強,嗯嗯,符合自己脾,這樣的人才,簡直.......高階大氣上檔次。
作為大明朝唯一‘三公三孤’紀錄保持者,雖然也依附嚴嵩,害死過夏言,做過喪盡天良的虧心事,終其一生,陸炳“多所保全,折節士大夫,未嘗構陷一人”“周旋善類,亦無所吝”,他平反過冤獄,掩護過沈煉,保護過裕王,幫助過俞大猷,還算是一個有良心的人。總的來說,他是一個比較正直的人,一個聰明絕頂、精於權謀的特務,更是一個渴求人才的好領導。
從大明王朝錦衣衛、東廠爭權奪利來看,除了洪武一朝,其餘時候均是太監權勢壓過錦衣衛,唯獨陸炳統領錦衣衛時不是,這與他識人用人也有莫大關係。
於是陸炳眼中笑意愈發濃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