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城外 剿匪大軍臨時行轅的帳內 俞大猷與手下眾將正對著桌案上一張畫滿紅圈的海圖研究 一部將指道:“大人 這一片海域之內的各個島嶼 我們都已經派兵查過了 全無曾一本的影子 ”另一將道:“福建方面沒有相關訊息 看來曾一本沒有北上 最大的可能 一是化整為零 滲入雲廣內陸 二是揚帆而下 去了海南 ”
俞大猷問道:“海南方面有訊息嗎 ”一偏將答道:“回大人 暫時沒有 ”俞大猷環顧帳中 又問:“侯剛呢 他怎麼還沒回來 ”那偏將答道:“應該快了 從古田往返一趟 怎麼說也要五七天的功夫 何況侯大人還要深入進去窺探虛實 ”
帳外響起聲音:“報 ”
俞大猷抬起臉來:“報進來 ”
一中軍入帳口亭身拱手:“稟大人 廣州城糧草運到 押糧官正在等候交割 ”俞大猷皺眉道:“你讓軍糧官與其正常交割就是 稟來作甚 ”那中軍未及答話 一人挑簾走進帳中 眾將見有人不經通報擅自闖帳 俱是一驚 “嗆啷啷”各自拔劍前擁 卻見來人身著官服 頭戴烏紗 兩手端帶 四平八穩地笑道:“咦 各位將軍 何必如此大驚小怪呀 ”
一將喝道:“這裡是軍機重地 你是什麼人 膽敢擅自闖入 ”
那官員一笑:“下官姓孔名亮 是新任命的押糧官 奉欽差吳時來吳大人之命 特來為大軍送糧 因是初次交接 特來見俞老將軍一面 以後辦起事來也好方便 ”
俞大猷上上下下打量著他 問道:“原來的孫大人呢 ”
孔亮一笑:“孫文明盜賣軍糧 已經被吳大人撤職查辦了 ”說著掏出印符交來驗過 俞大猷看罷拱手微笑道:“原來如此 大軍人馬耗費甚巨 以後各方軍需用度 還要孔大人多多費心 ”孔亮笑道:“職責所在 下官自然盡力周全 ”客氣幾句 俞大猷頗有遺憾地道:“唉 我這裡軍務纏身 恐不能陪大人多聊 馬原 你去陪孔大人下去交割糧草 好生款待 ”一將應聲攜孔亮出帳 俞大猷親自送到帳口
待得步音漸遠 眾將這才把劍歸入鞘內 一將忿忿道:“大人 這廝如此無禮 您怎麼反倒對他這麼客氣 ”又一將道:“前兩天我去城中辦事 發現府衙裡好幾個都換了新面孔 怎麼如今連押糧官也換人了 ”另一將道:“大軍自到廣東 軍糧都是孫大人押送 從未減漏有差 怎會說換就換 大人 我看這吳時來的苗頭有些不對啊 ”其它人也都七嘴八舌地道:“就是 ”“就是 ”
俞大猷伸掌略壓 說道:“吳時來督理糧草是朝廷指派 他自然會對自己所做所為負責 咱們只管行軍打仗 你等切不可妄議其非 免得招災惹禍 ”
眾將你瞧瞧我 我瞧瞧你 各自無奈 又都回到案邊 商討了不大功夫 只聽帳外又有人報 俞大猷叫進來問 中軍道:“回大人 有二十餘名廣州官員前來拜見 ”
俞大猷頗感奇怪 吩咐中軍引他們到附近的土祠堂 自己簡要交待一下事務 帶了兩名貼身小校 起身過來相見
剛進祠堂 立時有一群人圍攏上來 七嘴八舌地道:“俞大人 ”“俞老將軍 ”俞大猷一瞧這些官員都認識 有的還常打交道 今日他們竟然同時來找 顯然是出了大事 不等詢問 只見廣州錢糧主薄許廣文伸臂壓下了聲音 向前道:“俞大人 您可得給我們主持公道啊 ”
俞大猷問:“許大人 你們這是怎麼了 ”許廣文道:“我們這些人 都被欽差吳大人給罷了官了 ”俞大猷一愣:“怎會一次罷這麼多人 ”許廣文道:“多 這還少呢 這兩天同時罷官的官員還有三十多名 他們不敢出頭 都忍了 孫文明孫大人對撤職不服 找吳欽差理論 已經被他打上‘盜賣軍糧’的罪名 押進牢裡去了 我們原來的官職 都教他用自己帶來的人替換上了 整個廣州城 都要變成他吳家的了 ”
俞大猷聽得納悶:“吳時來到這三四天的功夫就搞出這麼大的動作 莫非是徐閣老的授意 不能 徐閣老做事穩重 得罪人的事情要做也不能弄得這麼明顯 難道是皇上對廣州地面不滿 這些都是他的意思 可是撤職示警也只能挑上面的來 這些大小官員如此零散 一齊拿下烏紗 也沒這必要啊 ”
許廣文道:“他吳時來是欽差 又是徐閣老所薦 行事無人敢管 我等上訴無門 只好來找俞老將軍 您是皇上欽點派到廣東剿匪 只要在軍報呈文上把事說清 皇上一定不會坐視不理 ”其它官員也都同聲求懇
俞大猷瞧著這一張張苦臉心想:“軍政原是井河不犯 不管吳時來此舉是否有上峰授意 我這領兵打仗的都管不著 可是這廝如此明目張膽、大肆安插自己的親信 只恐對後方也是不利 ”正猶豫間 只聽門外有人來報:“稟大人 雲中侯常思豪到了 ”
俞大猷嘴角立刻勾起 含笑向一眾被削職的官員道:“諸位這可有福了 ”許廣文湊近道:“請老將軍明示 ”俞大猷貼在他耳邊低語幾句 許廣文大喜點頭:“一切聽老將軍吩咐 ”招手與眾官退避而下 俞大猷召過中軍叮囑幾句 擺手揮去 然後拍拍獅鸞帶 整整盔甲襟 胸膛一挺 朗聲道:“來人 隨我出去迎接侯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