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武俠修真>大劍> 二章 身秘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二章 身秘 (1 / 2)

紙上這字墨跡浮淡。筆勢舒緩。筆畫飽滿。不露鋒芒。乃是一個“效”字。

常思豪愕然。不解其意。荊問種抬頭衝鄭盟主一笑:“這秦蠶古隸。可好些日子沒見你寫了。莫不是今天見了長孫笑遲的龍形狂草。把你的書癮也勾起來了。”鄭盟主垂目審字良久。笑容苦澀:“下筆時未能心氣平和。含了一點爭勝之意。慚愧。”

“盟主又何須如此自謙呢。”荊問種道:“隸書本自篆書演化而來。去其圓轉柔滑。立以方折規矩。當初始皇‘書同文、車同軌’。令天下文字統一用篆字書寫。而民間卻喜用隸書。就因它圓潤之中又含風骨。在書寫之時。便可隱示對暴政的抵抗。你這字雖寫得水潤蠶肥。卻不掩骨相剛然。那一點爭心。其實大合古人遺意。”

鄭盟主連連搖頭:“荊兄謬讚了。我整日在京師政局混水之中打轉。不覺間雄心消磨。氣象不逮。寫得合規而未能破矩。對比長孫笑遲的字來看。氣勢上已然輸了一籌。”荊問種哈哈大笑:“我看你可莫要妄自菲薄才好。長孫笑遲江湖之氣未脫。那般雄心霸意用在政事上。他倒暢意。別人可就苦了。所謂形不破體。力不出尖。我盟能在京師光屹百年。靠的是咱們劍家這種通達的智慧。你這秦蠶古隸。正是它最好的詮釋。”

鄭盟主顧常思豪而笑:“好了好了。教你再說下去。只怕連賢侄聽了。都要笑咱們吹牛了。”常思豪連忙擺手搖頭:“聽兩位伯伯說來。這裡面的規矩不少。大有道理。我對書法是一竅不通。但總覺著。這字寫出來就是為了讓人看的。看不明白的東西。寫來又有什麼用。長孫笑遲字的高下我不好判斷。不過您這字寫得。比他可是清楚明白多了。”

荊問種大笑:“字為載道之器。內意為尊。你這想法沒錯。不過那就是另一套東西了。”鄭盟主對他使了個眼色。荊問種一望即明。微笑道:“書道論起來連涉極廣。不談也罷。如賢侄所言。咱們還是回來說它的意思。”他指字說道:“你可別小瞧了這個效字。效即摹仿。摹仿常常是在不經意間。所以人也就常常意識不到。正因意識不到。所以還原起來也最真實。就如同鏡子一樣。我們看你的字。就像透過鏡子去看長孫笑遲。雖然區別是有。不過管中亦可窺豹。大體方向上應是不差的。”

常思豪皺著眉頭。沉默不語。瞧他表情中仍頗不信服。鄭盟主擱下筆道:“賢侄且想。天下飛禽走獸多矣。唯有猿猴最為聰明。原因何在。”

常思豪道:“因為它會模仿。”

鄭盟主點頭。

“猿猴善於摹仿。僅得了一點靈光。已可在無虎的深山稱王。人為萬物之靈。摹仿力更非猿猴可比。摹仿是天性。人多用而不知。小兒呀呀學語。是從大人口型發音上摹仿。直立學步。是從身姿動作上摹仿。一切原是照貓畫虎。久而久之便可任運自然。

單純的摹仿只是重複。然而學得多了。經驗漸漸豐富。匯聚起來即為智。智字上知而下日。象徵著知識的日積月累。積累多了融匯貫通。靈光自生。這一線靈光便是思維的種子。有了它。人才能‘發芽’‘有了想法’。與萬物也有了區別。若能進而洞察天地。關照自身。透過摹仿區別找到共性。去掉此意彼心、人我之別。修得身心無礙。處處通空。看到萬事萬物的本源和實性。便為開悟。能知過去未來。佛家稱此為般若大智。道家則喻之為慧劍神鋒。”

“知過去未來。”

常思豪愈發覺得玄虛。

鄭盟主道:“開悟者能知過去未來。是因為他能從規律中總結。看到事物必然的走向。世上沒有不可洩的天機。只有故弄玄虛的術士。因為他們只摹仿到開悟者的外在表現而已。愈是不懂的。便愈要用故作高深來掩蓋。所以說。摹仿之道。得形容易。得神難。”

見常思豪一頭霧水的樣子。荊問種笑道:“還是拿武功來說吧。這個你更容易理解。字有書訣。武有身秘。武功這東西。光心裡明白是沒有用的。拳籍劍譜。誰看不懂。看得懂的臨敵未必能使得出來。初學者就算拿著書看上一生。也絕練不出高深武功。只因這些東西就像前人遊記。文字中所見。皆是虛景。不臨其境。描述再真再細也不是那麼回事兒。武功為什麼要言傳身教。因為一招一式並不是武功。學武要記在心裡的、要摹仿在身上的。其實是整體的動態。”

常思豪眼中閃起光芒。彷彿寶福老人和自己一前一後走天機步的情景、觀看秦浪川練習大宗匯掌的情景、洛虎履搖身使出鬼步跌的情景。乃至水顏香懸指無聲虛鼓琵琶的情景都浮現在眼前。類似的往事都被一條線索穿引起來。清晰的脈絡絲縷相連。共同指向了武功的核心所在。筋肉也隨著回想演繹蠕蠕而動。彷彿體內有萬億花蕾。在展瓣萌開。

荊問種瞧出了他的變化。和鄭盟主交換了一下眼神。微微點頭。道:“哈哈。好小子。畢竟是戰場死人堆裡爬出來的。腦子不慢。你呀。是身上早明白了。心裡還有不通處。要知道。這‘身上明白’四字。雖道盡機杼旨要。但武功到了高處。由形達意。聚意凝神。修的便是心境了。剛才你鄭伯伯所言。都是根基之言。修行大論。現在說得太深。未必是好事。咱們這寥寥數語說的粗略。也不究竟。不過臨時抱佛腳。用來應對明日之會應該夠了。以後有機會。讓修劍堂幾位大劍往深裡帶帶你。將來成就必然不低。”

常思豪這才明白兩人用意。心頭狂喜。與此同時筋肉的跳動達到了新的頻度。一股強大的生命活力在體內澎湃怒綻。衣衫上頓時顫意浮漾。使他產生一種身在九宵之上的幻覺。登時有了睨風萬里。俯笑洪荒的卓傲霸氣。

鄭盟主淡淡道:“還記得人在天地之間的感覺嗎。”

一句話令萬千水霧潑灑而來。

常思豪目光一虛。雀躍的筋肉忽地平靜。彷彿沸騰的壺中注入了冷水。滿滿的雄心也似一下子被倒空。表情裡有了敬畏。神色變得謙遜。

武功突飛猛進之時。必有雄心躁火。以為自己強大到可以毀天滅地。“恨天無柄。恨地無環”說的就是這種幻覺。人在這個時候容易自以為是。走上歧途。鄭盟主是過來人。所以適時出言點撥。

見常思豪恢復了常態。他微微一笑表示嘉許。說道:“有人勞碌一世。為的是積家財。有人征戰一生。為得是當皇帝。練武人哪怕一輩子口中說的都是強身健體。心裡仍會有個天下第一。都說自古名利誤人多。其實都是人自誤罷了。”

常思豪垂首:“是。”

鄭盟主目光轉低。指向桌面:“很多人畫了一幅佳作。以後再畫。每一筆都有這幅的影子。寫了篇美文。以後就再也脫不開之前的構架。唉。人太容易執著於自身。超越別人容易。想要超越自己。可就難了。”

他靜靜看畫。隔了好一陣。緩緩道:“筆墨終有限。畫不盡山高水闊。武功再往下說。其實也沒什麼了。賢侄。你只要記著。咱們練武之人容易在身上找見道理。然練到高處。也是摹仿到了極限。功夫雖高。卻仍是按轍行車。此時便要對師進行超越。是謂破以尋立也。超越的過程。就是在別人給的框架中找到自己的過程。如同離開道路。走上了荒山。以你的修為。已離此境不遠。到時千萬記住這話。要自己做得了自己的主。眼前石頭當作草。只管趟過去。可別讓自己的腿絆自己一個跟斗。”

常思豪在思考中應喏道:“是。”

荊問種笑道:“老鄭。你是真疼這孩子。可再講吓去。不嫌蛇足麼。”

常思豪被這話分散了注意。發直的目光微微挑起。路上閒談時就聽小雨講過。鄭天笑身為劍家宗主。位高名重。事務繁忙。天下學子由俠劍客身份的父叔長輩領著。透過層層關係遞上貼子求見一面。由於時間緊迫。往往並不奢望他具體的指點。只是得一兩句話的點逗。從此便有了努力的方向。而今自己聽他所說的。早已遠超尋常。

只見鄭盟主淡然一笑:“既然開了頭。便說透也好。咱們忙起來。便顧不上這些孩子們……”說話間目光微遠。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