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思豪知道此時不爭。便再無希望了。大聲道:“帶兵打仗乃是真刀真槍。並非紙上相談。閣老品論短長言之鑿鑿。想必是久經沙場。懂得為帥之道了。不知閣老一生幾次帶兵出戰、有何斬獲、立過多少軍功。”
他一邊說一邊晃著膀子逼步向前。身軀逆光潑影。將徐階的矮小身子包裹在一片陰森裡。
周遭群臣見他虎威凜凜。無不震怖。不少人縮手於袖。抖衣而戰。
強烈的壓迫感和風而來。令徐階鬍鬚順頸飄擺。不由自主退後半步。足跟卻卡在一塊石稜上。身子一歪向後跌去。。
斜刺裡驀地伸來一隻手。將他手心扶住。譚綸道:“閣老小心。”
“哈哈哈哈。”
徐階略定一定神。哈哈大笑。直身形甩大袖擺脫了譚綸之手。一攏頜下迎風飄灑的白鬚。移開目光笑道:“戚繼光帶兵作戰。屢戰屢勝。主要是靠鴛鴦陣法和火器之利。換而言之。他一向打的是戰術。若論用兵佈局之道。他比俞大猷還差上一截。更別說和譚大人比了。這一點朝廷早有公論。豈是老夫信口胡言。其實用兵無非是用人。正如戚大人知道如何用兵一樣。譚大人也知道如何用他。大家分工明確。如臂使指。作戰才能夠有力。若是偏要用手指代替頭腦。未免有些本末倒置了。不過。侯爺總在前方衝鋒陷陣。對這些知之寥寥。卻也怪不得你呀。哈哈哈哈。”
常思豪聽得腦中血管蹦跳。只覺一陣目眩。手腳發冷。身子在風中竟有些打晃。
隆慶聽時一直在凝目思索。這會兒擺了擺手。示意都不必再說。肅聲道:“譚綸接旨。”
“臣在。”譚綸撲嗵跪倒於地。
隆慶道:“進你為兵部左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督薊、遼、保定軍務。”譚綸叩首道:“臣遵旨。”隆慶放眼山巒之間。又靜了一陣。續道:“遼東之事。就先交給李成梁罷。傳朕旨意。即日起從各地抽調五萬精兵入京操練。充實北防。調戚繼光進都督同知。總理薊州、昌平、保定三鎮練兵事。總兵官以下悉受節制。”
常思豪聽得明白:這是把戚大人安排在了譚綸下面。他被人家壓著一頭。以後日子怎能好過。心下正焦。只見徐階躬身領了旨。又說道:“皇上。既然邊北土蠻暫退。又有譚戚二位大人負責練兵防禦。想來京師安危便無憂矣。倒是俞老將軍在南方不知情況如何。老臣很是放心不下呀。”
隆慶點了點頭。抬眼來向常思豪看來:“賢弟。你剛從邊北遼東回來。車馬勞頓。本當在京多歇兩日才好。然賊勢令人心憂。俞老將軍勢單力孤。還望賢弟能不辭勞苦。前去助他一臂之力。”
常思豪瞄了眼徐階。心知皇上這話出口。自己此一場爭鬥已是完敗。緩緩低下頭去施禮道:“是。”
徐階道:“皇上。曾一本賊勢極大。打起仗來想必慘烈艱苦。軍需給養供給不暢。未免貽誤戰機。老臣與李閣老等商量。擬派工部給事中吳時來巡撫廣東。督促籌備糧餉。正好可與侯爺同行。”
常思豪登時心頭一擰:“你讓這吳時來坑完了戚大人。又想把他和我安排在一起。打的是什麼鬼主意。莫非是想在供給方面動手腳。搞得身後起火。再責我們一個出戰不利。勞而無功。”
隆慶準了奏。將吳時來喚到近前囑道:“軍需糧草非同小可。卿到廣東。須得盡力襄輔籌措。好自為之。勿失朕望。”吳時來眨著酸棗眼躬身道:“是。臣願與侯爺、俞老將軍一道。協力同心。共滅國賊。下安黎庶。上報聖恩。”直起腰來。又衝常思豪長揖一笑:“日後下官在侯爺左右。早晚聆聽教誨。想必一定會受益匪淺。”
常思豪一聲不哼盯著徐階。好像吳時來只是塊長得奇形怪狀撅著腚的石頭。只見徐階雙手鬆松然往大袖裡一揣。腰桿略直。老臉向天微微仰起。飽吸一口山頂上新鮮的空氣。緩緩吐出。滿是皺紋的眼皮又安然地、平靜地、漸漸低垂下去。他沒有表情。但常思豪覺得他心裡一定在笑。只不過這笑容被他融成了湯。搗作了水。順著腳底流去。接上地氣。化作了滿山滿谷的風。
古道長亭。
春風蕭然是竟。
一列列車馬隊伍停在長亭之外。不少朝中官員。都來給雲中侯和吳時來送行。
常思豪身邊僅帶了李雙吉、齊中華等五人。吳時來的親隨卻有六十來號之多。加上僕役護軍。洋洋壯觀。送行的官員都圍著他熱切說笑。連看都不往常思豪這邊看上一眼。
劉金吾和秦絕響都有些消沉。常思豪長長吸了口氣。拉住他倆之手避開人群低道:“徐階既能十數年曲意事嚴嵩。咱們只輸這一陣。又何必如此頹迷。今番且由他高興。待我在南方見機而作。見景生情。定要拿了他把柄。回京把這筆賬一體算清。”
劉金吾道:“戚大人的手下栽得不明不白。還有人離奇失蹤。可見徐家二子手段非常。兄長務要多加小心。”常思豪點頭。秦絕響道:“大哥。你就聽我一次。把我這六個銃衛帶去。身邊有幾個硬手。凡事也支應得開。”
常思豪道:“京師形勢複雜。你身邊不可無人。我自己能照顧好自己。你不用擔心。還有。馨律師太身子不好。你就儘量別再派她做這做那了。”秦絕響道:“是是。是她見盟裡有事。便閒不住硬要去做。小弟也沒辦法。你放心。等她這趟回來。我便說什麼也不讓她走了。”
常思豪見他縮眼低眉的樣子。以為又是心裡那份情意在作怪。決然猜不到他說的是謊。當下也不再多問。雙手緊了一緊。更囑道:“你二人謹守本分。東廠方面多加維護。切不可輕舉妄動。一切等我從南方回來再說。”劉金吾只道他是告訴自己對東廠要維護。對徐階不要輕舉妄動。重重點頭。秦絕響卻更知這話里語帶雙關。也點頭表示明白。
眼見吳時來已然上車相候。常思豪執鞭上馬。準備登程。忽見來路塵頭漾起。一枝馬隊從京師方向卷來。當先一匹馬。渾身香雪白。銀鞍銀鐙銀飾件。馬頸下十二顆小銀鈴。腚上兩片毛旋兒。絨嘟嘟其色如櫻。
劉金吾一眼便認出。心道這不是郭督公的粉腚玉龍駒嗎。馬隊快如疾風。眨眼到了近前。只聽一聲長嘶起處。雪駿收蹄。馬上人將擋塵綾紗一抹。露出臉來。笑盈盈眉目如畫。果然是郭書榮華。
常思豪心中立沉。不知他此來何意。
只見郭書榮華旋身下馬。微笑著拱手作禮道:“榮華來遲。侯爺恕罪。”手一抬時衣袖飄起。淡淡馨香卷來。令人身心舒暢。
常思豪瞧出他不是要同去江南。心頭當即一鬆。執鞭笑還一禮:“督公能來。便是給了天大的面子。又何爭來早與來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