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番話常思豪聽了卻大感受益。將這鄭盟主所講與自己的實戰經歷一聯絡。立刻產生共鳴。忖道:“未遇寶福老人之前。我在對番兵之戰中雖然打的時間不長。卻感覺極累。而且身負重傷。學了天機步之後。再與人戰鬥時輕鬆自如。避得開。攻得入。在萬馬軍中。面對槍林戟海。居然也未被傷了半分。這皆是身法步法的功效。”瞧瞧洛虎履。又想:“他說的不無道理。在座的都是武學大家。了不起的劍客。寶福師已不知所蹤。求教不能。我若是能得他們這些人點撥幾句。可比自悟快得多了。”想到這兒向鄭盟主道:“多謝鄭伯伯指點。那麼小侄就下場試試。請您和各位叔伯多多指教。”言罷一抖肩甩下外衣。闊步下席。
洛虎履早將劍鞘插回腰間。料常思豪是在裝傻充愣。以使自己生出輕慢之心。不由甩襟冷笑。待對方離座來至廳中央踏在黑色啞光地板之上。這才發現。這黑小子年歲雖比自己小。身量卻竟高出自己半頭還多。往那一站黑壯壯麵色生紅。彷彿一座傲立的雄山。
常思豪見他有些走神。拱手道:“洛兄。”
洛虎履忙道:“請。”言訖身子往下稍沉。左腳緩緩向前探出。
諸劍擱下酒杯凝視二人身姿。稍一對比。都不由自主地微露笑容。
兩人姿勢看來差不許多。都是一足在前。一足在後。身子微沉。然而。在步距相同的情況下。洛虎履兩腿之間的角度。明顯要比常思豪要圓。單憑這姿勢上小小的區別。常思豪已輸到了姥姥家。
武行有句話叫做圓襠滾胯。胯為樞紐。一身動靜之機皆在其間。人的四肢都非常靈活。唯獨胯骨是塊死疙瘩。要想讓它“活”起來。必須要“開胯”。也就是開啟骨盆。常人生下來時。骨盆是開啟狀態。隨著能直立行走。骨盆會漸漸長合。成年之後。基本沒有再開啟的希望。但練武人能透過某些特殊的功法。讓長死的骨盆再度開啟。這也是後天返先天的特徵之一。此過程極為痛苦。和女人生孩子一樣。
在一般人的觀念中。七八歲練武。便算是童子功了。其實都是笑話。真正的童子功。是在孩子下生百日之後。由父叔長輩一手托住頸背。一手托住臀部。平端起來像擺弄小貓一樣團揉。這樣做的目的一來為強化脊椎。二來可使胯骨不致長合。這樣的孩子學走路要比一般人要晚些。但將來習武可跳過開胯一節。身體靈活程度遠勝常人。洛虎履是真正的武林世家子弟。諸劍又都是明眼行家。所以一擺姿勢大夥就明白。他早已贏在了起跑線上。
閣中肅靜無聲。常思豪和洛虎履四目相對。絲毫不知他們心中早對勝負有了評判。
此時兩人距離原約一丈六尺。洛虎履這半步探出。以前腳位置計。兩人距離已拉近到一丈五尺之內。
無論什麼樣的高手。發出攻擊動作都要有一個啟動距離。如果過遠。則對方極易防備。攻擊亦必歸於失敗。
這個有效的出擊距離。用行話說。便是“圈”。
洛虎履心裡有數。這半步一出。自己已經入圈。方圓一丈五尺之內。都是自己的攻擊距離。
一般人的攻擊距離不過一到兩臂而已。一丈五尺。意味著他的速度在這個距離之內。可以快過敵人的反應。單憑這一點。江湖外界一流的高手劍客中。就未必有幾人能做得到。
他不免有些得意。
但他立刻又變得穩重起來。因為他不清楚對方是否也“入了圈”。為了避免常思豪扮豬吃虎。他決定還是謹慎一些。觀察一下情況。
常思豪雖然說請。可畢竟不知行步倒底是怎麼個走法。腳下並沒移動。但一見洛虎履的動作。立刻透肌入骨。瞧出了味道:他的左腳向前探出。但身子卻沒有一點前傾的意思。全身重量仍集中在後足。也就是說。他邁出這一步。前腳是虛的。像一個踩在冰上的人。小心地向前探路。腳尖下點。似沾非沾。這姿勢看似簡單。卻相當巧妙。。向前進逼不會因重心前置而失去身體的穩定性。收撤亦相當容易和靈活。且前虛步因不落實。可以根據敵方移動的方向迅速作出調整。在形態上。這與沈初喃和自己動手時的樣子相仿。但是明顯沉著自然了許多。
他向來都是動手實戰。忽然精神全部集中到腳下。不免有些拘謹。但看對手步形平實中透著巧妙。自己姿勢與他相近。便不由自主地將重心稍往後移。想體味一下那狀態是怎樣。就在骨骼擺正的一剎那間。大腿根部的兩條大筋突地繃了起來。身子不由得微微一顫。
洛虎履立刻捕捉到了這一點。瞬間明白。。他的胯沒開啟。筋不夠長。嘴角不禁勾起笑意:“機會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