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鄭錚改變主意,願意和鄭北坐在一起的最重要原因,則是因為鄭北今天的舉動。
鄭北今天有點太反常了,而他吸引了所有人注意力的那個時間段又正好是兩面銅鏡互換的時間,要是說這是巧合的話,鄭錚是絕對不信的。
不過即便是不信又能怎麼樣?鄭錚根本沒有任何的證據能夠證明鄭北和翟渠等人有勾結,一起辦了這件事情。而且直到現在,他連能解釋這件事情是怎麼發生的都解釋不了。
鄭錚現在唯一知道的,就是臺上的銅鏡在短短的幾分鐘內被人掉包了,而且沒人發現這件事情。就算是他現在站出來指出這件事情,卻也沒辦法證明這些事情就是翟渠等人聯合鄭北一起幹的,這唄掉包之後的銅鏡壓根就跟翟渠扯不上什麼關係。如果鄭錚真的這麼做了,不但什麼事情都做不成,反而要惹上一身騷。
正因為明白這一點,所以鄭錚決定先按下心來,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說,冷眼看著這事情的發展。
仔細梳理一下鄭錚就發現,自從來到河城之後這怪事是一樁接著一樁,而且全部都能和翟渠以及張靜扯得上關係,現在更是連鄭北都有極大的可能被牽涉到了這件事情裡。而這些人為什麼要這麼做,目的究竟何在,鄭錚卻一直都不清楚。
看了一眼身旁的鄭北,鄭錚心中暗道:“要是這孫子跟這件事情沒關係的話那老子還真不想管了,不過既然這孫子看起來和這件事情有扯不開的關係,那我就得看看了……老話兒是怎麼說的來著?敵人的弱小就是我自身的強大啊……”
很簡單的道理,鄭北如果真的和翟渠張靜之間有勾結的話,那麼翟渠一定是給了他足夠的利益,否則身為鄭家大少的鄭北也不至於被翟渠指使著幹這幹那的。
如果是這樣的話,鄭錚自然不能坐視鄭北的強大,不插上幾槓子這完全對不起兩個人之間的交情啊……
拍賣師在臺上介紹著銅鏡,鄭錚在臺下是強忍著自己打呵欠的衝動——對於拍賣師用來形容這面銅鏡的詞彙鄭錚是一個都不認同,這明明白白的假貨實在是吸引不了鄭錚多少注意,唯一讓他現在關注著這面銅鏡的原因只是因為他想看看,翟渠會不會拍下這面他花了一百五十萬從自己這裡買下,然後又透過自己所不知道的方式和另一面銅鏡調包的銅鏡。
鄭錚有一種直覺,臺上的這面銅鏡絕不是隻拿來掉包這麼簡單的,這應該有更大的用處。只不過在琢磨不清這兩面銅鏡是怎麼在眾目睽睽之下互換了之前,鄭錚沒打算拍下這面銅鏡。
在鄭錚看來在扯淡方面極有水平的拍賣師滔滔不絕的講了一大篇的廢話,總算是說到了正題:“……這面銅鏡的拍賣低價為二十萬,每次加價低價為一萬塊,請諸位開始競拍。”
“二十五萬。”
“二十八萬。”
“三十三萬。”
……
在短暫的討論之後,不斷有買家對這面銅鏡做出報價。鄭錚在一邊聽的是一個勁兒的暗暗搖頭:“得了,又是一群被這銅鏡上的古意所矇蔽的。這些買家還真沒仙道要去鑑定一下這面銅鏡,到底是真貨還是假貨?還是真不怕被騙啊還是怎麼的?”
環視周圍一週,鄭錚轉念一想,明白是自己想差了:“這也說得通,能坐在這的哪個不是身家千萬以上的主兒,還沒過五十萬的東西對他們而言,暫時還不具備讓他們或者他們的掌盤人鑑定的資格呢……不過等這價格越推越高之後,真正想買下這面銅鏡的買家,一定是好好看看,或者讓自己的掌盤人幫著掌掌眼的。”
鄭錚腦袋裡琢磨著這些的時候,這面銅鏡的價格已經慢慢的漲到了五十萬。買家們雖然都在不斷的加價,但是每次的加價都不大,這也是因為買家們心裡清楚這拍賣會上的東西不一定全都是真的的緣故,如果像是在一般的拍賣會上一樣一擲千金,那純粹是自己在找坑。
不過五十萬這個價格,即便是對於這些身家千萬的人物而言也不算是個小數目了,真有心想買下這面銅鏡的買家如果不對這面銅鏡做個鑑定的話,那是不可能的。
果不其然,這面銅鏡的價格一路升到七十萬之後,終於有買家在報出了自己的報價之後提出了要求:“七十五萬……不過在定拍之前,我要先檢查一下這件古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