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遠?”向菲菲問道。
“接近兩千公里。”黃良說道。
在途中找了個賓館住了一晚,次日下午三點左右,他們才回到黃家村。
“你們回來了?”黃家和笑著招呼道。
“二叔。”二人叫了一聲。
回家打掃了一下房間,換上在新買的床上用品。
“晚飯在哪裡吃?”向菲菲問道。
“如果沒人喊我們吃飯,就去鎮上吃吧。”黃良說道。
“這房子太舊了,推倒重建吧,畢竟每年都要回來一次。”向菲菲提議道。
“嗯。”黃良點了點頭。
“衛良哥,菲菲姐,晚上去我家吃飯。”黃家和的兒子黃衛強走了過來。
“行。”黃良應了一聲。
黃家村之所以被叫做黃家村,是因為村裡的人,幾乎都姓黃。
河源鎮還有王家灣,李家壩,張家坡之類的村子。
父親黃家興在世的時候,與村裡那些長輩的關係很好。
失去父母的黃良,每次從外面回來,都有長輩對他噓寒問暖。
親兄弟的孫子,堂哥/堂弟的兒子,黃保國與黃家和他們,多少也得照顧一二。
大多數農村人都愛面子,就怕被人戳脊梁骨。
只要黃良願意,在老家白吃白喝十幾天,絕對沒有問題。
住在城市的電梯房裡,或許直到老死,也不認識隔壁的鄰居。
住在農村就不一樣了,無事可做的時候,走家竄戶都是常態。
“衛良哥,菲菲姐,你們等會過來,我先回殺魚。”黃衛強轉身離去。
“你叫黃衛良?”向菲菲好奇的問道。
“衛是字輩,有的人叫我黃衛良,護衛忠良的意思。”黃良解釋道。
二人收拾一番後,裝了一些紅包在身上,提著一條煙兩瓶酒,前去吃晚飯。
“過來吃飯,還帶什麼東西?”黃家和笑著招呼道。
“二叔,就煙和酒。”黃良笑道。
“這次準備耍幾天?”黃家和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