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旁邊的朱三年,搖了搖頭,神情複雜的說道:“又要血流成河了。”
“朱兄,瑞雪兆豐年不對嗎?”李雲山疑惑的問道。
“瑞雪兆豐年沒錯,你想過沒有,大雪還在不停的下,北方的匈奴族、蠻族,他們明年怎麼過?”朱三年提醒道。
“朱兄,你的意思是?”李雲山若有所思。
朱三年肯定道:“不出意外,明年開春的時候,蠻族和匈奴族必定南下。”
“新政實施之後,邊軍、地方軍無人敢吃空餉......以我們大雄帝國現在的實力,異族不足為懼。”李雲山信心十足的說道。
“欺上瞞下自古有之,比如某些地主有一千畝土地,丈量只有八百畝,那兩百畝土地,他們就沒有交稅!”朱三年辯駁道。
“邊軍和地方軍,與地主不一樣。”李雲山說道。
“尋機撤掉一些伍長、什長......校尉的職務,人數雖然一樣,那些偏將、主將還不是照樣中飽私囊?”朱三年隨口說道。
“十萬大軍還是十萬大軍,人數又沒有變少。”李雲山辯道。
“一支缺少伍長、什長......校尉的軍隊,戰鬥力還剩多少?”朱三年問道。
“如果有人被撤了職,他們就不會去舉報嗎?”李雲山反問道。
“理由充分,撤職名正言順,就算不撤職,也能扣除俸祿吧?軍營裡面發生什麼事......有資格進去檢查的人可不多!”朱三年說道。
聽了聽二人的談話,黃良想了想後,決定先回皇宮。
有備才能無患,他可不想自己的子民,被異族肆意屠戮。
回到皇宮之中,黃良讓人叫來李永安、蕭世貴、唐志傑。
“參見聖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三人畢恭畢敬的行了一禮。
“朕聽說......”黃良說了一下自己在外面聽到的。
“聖上,這事交給東廠,微臣一定查個水落石出。”李永安搶先道。
“聖上,徹查軍隊的事,理應交給我們魚龍衛。”唐志傑說道。
“聖上,讓西廠去查軍隊,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蕭世貴提議道。
“這樣吧,軍隊的事,還是唐愛卿負責,商戶的事,交給李公公,地主的事,就由蕭公公負責。”黃良想了想後道。
“聖上,地方那些官員和軍隊,是不是也查一下?”李永安問道。
“地方官員和軍隊的事,你們三方各查各的,最後把結果交給我。”黃良說道。
“微臣領旨。”三人齊聲應下,行禮轉身離去。
鵝毛大雪下個不停,南方的百姓歡呼雀躍,北方的百姓愁眉苦臉。
半個月後的上午九點,黃良走向朝堂,主持今年的殿試。
大雄帝國的科舉,一年有兩次,春耕之後與秋收之後,分別叫春試和秋試。
功名從低到高依次為童生、秀才、舉人、進士。
童生的考試在縣城,秀才的考試在府城,舉人的考試在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