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師父。”黃良訕笑道。
“師父,黃師弟,吃晚飯了。”張德元走了過來。
晚飯後,黃良離開孫府,回到自己的家中。
“滷雞蛋與火鍋店加起來,平均每天能賺三十兩銀子。”
“三種調料日銷四千多包,日利潤一百二十幾兩。”
“除去各種開銷,我每天能剩一百五十兩銀子。”
走進地下室,看著一錠錠黃金白銀,黃良忍不住笑了起來。
粗略清點了一番,黃金足有六百多兩,白銀也有三百多兩。
次日,黃良以二十兩銀子一個月的代價,聘請秦漢當老師。
五十七歲的秦漢,以前考過秀才,研究過佛經,精通梵文。
至此之後,他上午練功,下午學習繁體字和梵文。
時間如流水,轉眼就是半年。
學會繁體字和梵文之後,黃良又去學習中醫。
上午去醫館學習,下午練習拳法,閒暇之餘,他就去淘點書回來。
為了快速學會中醫,他只好把氣功的修煉放在清晨和黃昏。
仗著遠超常人的記憶力,黃良背下一本又一本中醫典籍。
理論知識飛速增長,中醫師父張孝仁傳授的東西,他掌握的速度越來越快。
一九零四年九月,黃良不再學習中醫,專心修煉拳法和氣功。
在醫館學了一年多,他想學的東西,都已經掌握了。
真要算起來,他現在的醫術,比張孝仁還要強出幾分。
掙錢是為了練武,識文斷字也是為了練武,學習中醫同樣是為了練武。
都是他的師父,其待遇卻有著天壤之別。
孫祿堂收他為徒,沒要任何報酬,初期還免費供他吃穿。
向秦漢學繁體字和梵文,他給了錢的,與張孝仁學中醫,他也給了錢的。
無論是識文斷字期間,還是學習中醫的時候,他都承包了孫府的肉食。
有空的時候,他親自把肉送過去,沒空的時候,就讓許四海送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