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也有長得像我們的?”一個清兵疑惑道。
“外國那麼多,應該有長得像我們的外國人吧?”另一個清兵不確定的說道。
“民族、同胞的悲哀,現在一九零五年三月份,再過幾年,蠻清就滅亡了,等蠻清滅亡之後,又是漫長的軍閥混戰,誒!”
想起那十幾個清兵,聽到自己說英語之後,神情頓時惶恐不安,不斷賠禮道歉的樣子,黃良就忍不住嘆息,卻又無可奈何。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現在只是一個武夫,沒有力挽狂瀾的實力。
蠻清滅亡之後,國內軍閥混戰,他可不想被殃及池魚。
少數幾個持槍的敵人,倒是可以應付,但他扛不住炮彈,也擋不住金屬風暴。
正常情況下,師父和師叔都能壽終正寢,無需邀請他們離開北河。
二十幾分鍾後,聞著空氣中蔓延的滷香味,黃良開始尋找源頭。
“太香了,買一個雞腿嚐嚐。”
買了一個雞腿,黃良淺淺的嚐了一口,發現味道鮮香無比,大快朵頤的吃了起來,隨後問道:“老闆,我想和你做一筆生意。”
“什麼生意?”五十幾歲的張安橋,皺了皺眉頭。
“你能教我滷肉嗎?”黃良問道。
“我還要靠它養家餬口,抱歉。”張安橋拒絕道。
“老闆,我是天海人,不會在這邊開滷肉店,這樣吧,我給你一百兩銀子,你教我滷肉,怎麼樣?”黃良提議道。
“真的給我一百兩銀子?”張安橋懷疑道。
見四周無人,黃良拿出一張面值百兩的銀票,毫不猶豫的遞了過去,掀開自己的衣服,露出一把盒子炮,又道:“這下沒問題了吧?”
“沒,沒問題。”張安橋害怕不已的點了點頭。
在附近找了一個客棧住下,跟對方學了幾天滷肉,黃良繼續趕往天海。
沿途遇到什麼美食,只要別人願意教,他就花錢拜師。
每次看到書店的時候,黃良都會進去淘一下書。
沒有令人稱讚的手藝,就沒有辦法謀生,在哪都賺不了錢。
武館的競爭太大,也沒多少利潤,他不想開館收徒。
到達天海之後,黃良把銀票換成英鎊,又直奔香江而去。
天海幫派林立,又是各大軍閥眼裡的肥肉,從長遠來看,香江更適合發展。
“我不懂軍事,也不擅長政治,與其投靠別人,淪為一個炮灰,還不如在香江勤練武藝,哪怕什麼都不做,四十幾年後,民族也能浴血重生。”
考慮一番後,黃良決定在香江弄點產業,抗戰爆發之後,再支援錢財和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