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僅僅只是進行了體術對戰而已,鳴人並沒有用影分身和風遁忍術,不然他會敗的更慘。
明明是相差不多的年紀,練的也不是什麼特別的東西,但是對方的綜合實力卻超過他這麼多,這一定是有著特別的修行技巧。
見佐助答應,鳴人也不賣關子,吃完東西以後擦了擦手便開始跟佐助細緻講解。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你跟我進行體術對戰的時候,失敗了以後略微休息恢復了體力便向我衝了過來發起了挑戰。”
聽鳴人這麼說,佐助想了一下,好像真的是這樣。
而後反問道:“這有什麼不對勁嗎?不論是體術還是忍術,或者是對戰經驗,不都是在一場場的對練和實戰之中將其化為身體的本能,如此實力便能得到提升。
事實也證明這個道理是對的,你和我的體術都在這個過程之中得到了提高。”
這個道理,是佐助的父親富嶽教給他的,也是絕大多數忍者所用的修行方法。
鳴人點點頭道:“你說的沒有錯,勤奮是通往成功最基礎的一個條件,我並不是在質疑這一點。”
“我想說的是,你沒有學會有意識的去對一件事物進行總結和反思,而是在憑藉著下意識的本能去總結和反思,就像是之前的體術。”
“雖然憑藉著勤修苦練,你的體術也會進步,但若是你在練習體術的過程之中,有針對性的對自己體術之中的優點和缺點進行總結,找出體術鍛鍊的本質。
然後加以改進,去其糟泊,存其精華,這樣就可以達到事半而功倍的修行效果。
思考總結的時候看起來浪費了體術修行的時間,但是提高的效率卻能將思考消耗掉的這些時間給完全彌補回來。
這個道理不僅僅是可以用在體術修行,放在忍術的修行上亦是一樣的。
就像是這個風遁大突破一樣,根據專業資料統計,除了那些完全練不會的,下忍中一般人學會這個忍術要用一個月的時間才能練成,而忍術天賦高的也要起碼三天。
而我,卻是可以在仔細的思考這個忍術的發動原理以後,練一次便能學會,這便是思考總結的成果。”
說話間,鳴人以一種佐助幾乎沒看清的動作結了風遁大突破的印,而後向著天空噴吐出了一陣狂風,用來加強自己話語的說服力。
頓了頓,鳴人最後總結道:“總之,多用腦子。”
智商這個東西,除了先天因素以外,很大一部分都是後天的鍛鍊學習積累出來的。
這一刻,佐助陷入了沉思。
他想起了父親前不久教導自己練習火遁豪火球的事情,當時他學會以後第一次練習使用的時候,卻只勉強噴出了一個小火苗。
而作為他的哥哥鼬,同樣是第一次練習,卻是可以一次性的噴吐出一顆直徑足有數米的大火球。
這其中的差距,除了用練習忍術的天賦來解釋之外,恐怕鳴人說的思考與總結找出忍術的本質,才是一個最大的原因所在。
而在佐助的瞭解之中,他的哥哥鼬確實是一個喜歡思考的人。
結合自身的所見所聞去分析鳴人的話語,他越來越覺得有道理,開始從心底裡認可要多思考和總結事物本質這個觀點。
只是,他還不知道要怎麼去貫徹這個觀點。
面對佐助期待的眼神,鳴人微笑著吐出三個字:“多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