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勒倒是奇怪,和宋子軒約圖書館,倒是約了幾天了。
本以為這傢伙來這裡,會找一些比較罕見的菜譜學習。
誰知道竟然拿了一本。
“誒,你小子真讓人摸不透啊,今兒你們六班出操你也沒去,班裡也沒去,現在跑這裡……”
宋子軒聞言笑了笑:“其實我打小就喜歡,我師父的書幾乎都被我看了。”
“對了,你總說你師父,你師父到底是何方神聖啊。”貝勒問道。
宋子軒沉默了片刻,道:“神聖……這詞兒好像還真沒用錯。”
“喲喲喲,你小子,說你胖你就喘,不帶這麼吹的啊。”
“呵呵,這可沒吹,我師父還真是個神人,總之……當代名廚榜的人如果見了他老人家,行跪拜禮是不過分的。”
聞言,貝勒想了想:“你師父多大歲數了?”
“九十多了,你算算吧,咱們華夏廚藝發展的這些年,他的輩分應該是多少。”
貝勒不由震驚:“那還真是夠高的了。”
說著,貝勒湊近宋子軒,看了看那本書的側面。
“《江雲錄》?講什麼的?”
宋子軒放下書,道:“江雲是民國時期的一個廚師,特別有氣節,也算是抗戰英雄吧。”
“小時候,老爺子給我講過,說他手抄了很多古菜譜,不然現在恐怕會流失更多以前的菜品。”
“最關鍵的是,這位江廚師在那個時期就已經掌握了牛排和沙拉的做法。”
“而且老爺子說,那時候江雲做出的牛排,連洋人吃了都稱讚,說是最好吃的西餐。”
聽到這些,貝勒不由睜大了雙眼。
“這麼邪乎,等你看完借我看看。”
宋子軒點頭笑了笑:“沒問題,其實我也是希望可以從這裡面找到一些資訊,如果可以做出那麼一種牛排,也許在現在都不算過時。”
“沒錯,不僅不過時,而且絕對時尚。”
說完,二人都是笑了出來。
其實在美食界,也有著特有的時尚,只不過這種時尚並不在穿衣打扮。
而是在創新意義和受眾群體。
如果真的能拿出一種民國做法的西餐,在當下推出市場,註定會成為一場時尚風暴。
宋子軒的閱讀速度很快,再加上這本的劇情推進也十分順暢,到了中午,他都沒有離開圖書館。
一直看到太陽落山,他幾乎看了多半本的內容。
不過雖然感慨於江雲一生的經歷,卻並沒有發現什麼和廚藝太有關的內容。
對於做一些菜品,書中也寫的是輕描淡寫,沒有過細的介紹。
宋子軒也明白,這畢竟是一本,不是一本菜譜。
作者是家,而不是廚師。
所以關於做飯的細節,肯定是一筆帶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