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會兒宋子軒無論從表情或者語氣,顯然都不是在開玩笑的。
朱有三也看得出來,正因為這樣,他也更為難了。
小河村和鄰村梁家村的關係算是一般,所謂一般……其實也就是不好。
隨著梁家村拉來了不少老闆贊助,近幾年是年年富。
而小河村越來越窮,也成了梁家村的笑柄。
當地有句話,寧去城裡蹲,不嫁小河村。
而這句話也正是梁家村的人編出來的。
說起來,這可是小河村的恥辱,所以這幾年朱有三一再強調,村民儘量不和鄰村接觸,免得生氣。
也正是這樣,宋子軒的話讓朱有三一時不知道怎麼辦。
不過宋子軒顯然是一個難得的財神爺,他都說了,朱有三肯定儘量去辦。
隨後,宋子軒便讓朱有三找人開始立地標。
之所以要立地標,也是要在小河村的界限內,畫出自己所用大棚的大概面積。
這樣的話,未來等有了圖紙,也好有的放矢。
立完地標,拉好線繩,算是把那塊地圈起來了。
宋子軒道:“朱村長,這塊地我要了,用來做大棚蔬菜,用地使用費我會按正常標準給村裡。”
“另外,我所僱傭的人完全從小河村的村民裡選,這沒問題吧?”
聽這話,朱有三笑得都合不攏嘴。
先前宋子軒要做的事情,是用村民的地,用村民的人。
雖然解決了村民收入的大問題,但村裡其實沒什麼收入。
當然,光是這一點,朱有三就已經很滿足了。
現在宋子軒又說用村裡的地,給村裡錢,朱有三就更高興了。
“當然,當然了二爺,您簡直就是天降的財神爺,我得替村裡謝謝你了啊。”
宋子軒一笑:“這塊地一直荒著,不用也是浪費,其實這對於你們算是好事。”
“那是,二爺說得對,這塊地主要是稍微遠一些,咱村裡壯年都去市裡打工了,有的還去了外地。”
“家裡留下的除了老人,就是老孃們帶孩子,他們來這裡幹活兒也不方便。”
“所以這裡一直荒著,二爺您要是把這裡利用起來,簡直太好了,價格都好說。”
宋子軒點點頭:“錢好說,儘量讓村裡富起來吧。”
其實宋子軒之所以有這個想法,一個是想自產自銷,另一個則也是因為看了村裡的現狀。
前兩次來小河村,雖然呆的時間不長,但卻看到了不少畫面。
比如一個媽媽帶著孩子在屋門口啃饅頭,那饅頭看著都已經幹了。
再比如說,村裡的大爺騎著腳踏車去郊區賣水果,那兩筐水果往車上一掛,車都不穩。
再加上村裡的路根本沒修,走起來就更費勁。
不止這大爺,女人和小孩兒走起來也十分不方便,看著那些女人背孩子下地幹活兒,孩子在太陽底下曬得滿身大汗,宋子軒就心疼。
雖然他們嘴裡說這就是咱農民的命,但宋子軒看來,改善一下條件,讓命好一點,也不是什麼絕對辦不到的事情。
所以他和村裡合作,讓村裡賺些錢,或許也有錢修個路,大路修不起,村裡的小路修修也好。
離開田地,宋子軒又和朱有三去了農戶家裡。
這次也帶上了程八爺,畢竟這件事宋子軒是把他留下管理的。
“八爺,一切還順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