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軒聞言趕忙給方景之又倒上了一杯。
當然,每次他給老爺子倒酒,也都是倒上多半杯。
畢竟老爺子年歲大了,真一杯一杯地幹,那備不住得出事兒。
“來,爺爺,您喝著,再給說說。”
見宋子軒一臉好奇的樣兒,方景之不禁一笑。
“小子,這永親王為什麼非要做《永膳錄》?”
宋子軒搖頭如撥浪鼓。
“因為他沒本事,其他親王各有各的政績,唯有他愛新覺羅載輔是啥也不行,就好一口吃!”
“這要是普通人,用現在的話說叫美食家,可放在皇親貴族裡,那就是敗家子兒。”
“幾個福晉就幫他想招,為了不被皇上罵,就讓他做《永膳錄》。”
“果然,他提出這個想法,光緒皇帝馬上還就同意了。”
“表面上看,光緒說民以食為天,這是一件大事,可說白了,就是給載輔留面子呢。”
宋子軒緩緩點頭:“這麼說……皇上家裡也是挺講究的,還留面子。”
“那是……宮裡可比外面講究多了。”
方景之捏了個花生米嚼了起來,繼續道。
“雖然要做《永膳錄》,可宮裡還有菜譜呢,這菜譜要是在,豈不是就搶了光環?”
“所以,載輔乾脆開除了御膳房的廚子,並且毀了當時的清宮菜譜。”
“再後來呢,他換了一批御廚,按照他的說法馬上做出了《永膳錄》菜譜。”
“這菜譜說的好聽,說是從民間走訪幾大城市,採風之後彙編而成。”
“其實就是幾個不靠譜的廚子寫的,但其中卻偷偷寫進了幾個清宮大菜。”
宋子軒聞言馬上道:“就是金玉炒飯和金鱗五道羹那幾個菜!”
“沒錯,據說一共寫入了五道大菜,只不過老夫只悟出其中之四,至於第五道菜……打爺我生出來就沒吃過。”
宋子軒點了點頭:“爺爺,這第五道菜……是在清宮菜譜上?”
“對,只不過……老夫無法參悟,孫子,日後你若是研得這最後一道菜,恐怕也就明白什麼是廚藝的真正含義了。”
聽到這句話,宋子軒頓時肅然起敬。
這敬意是對方景之的,同時也是對清宮菜譜的,對華夏廚藝的。
“只不過在老夫研讀菜譜幾十年裡,發現前四道菜並不像我想得那麼簡單。”
“每道菜可以做出來,並不是真正的參悟,之所以沒和你說過這些,是因為你連做還沒有做出來,說這些都為時尚早了。”
宋子軒點點頭:“爺爺,我明白。”
“嗯,那就好。”
“您說不只是做出來那麼簡單,這是什麼意思?”
方景之沉默片刻,道:“你最開始看菜譜的時候,是什麼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