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的幾天裡,李歌迅速把加入體訓隊的流程給過了一遍,又和他爸打了個電話,說明了情況。
當然,體訓所需要的錢還是得要,不然不好解釋。
24班的第二場班賽,也在前幾天就結束了。
李歌上場四十多分鐘,拿到27分8助攻9籃板的恐怖成績。
就差那麼一點,李歌就三雙了。
(三雙,指得分、助攻和籃板三項資料均達到兩位數。)
並且,在那天比賽熱身的時候,李歌還發現,即便他沒啟用綜合球技道具卡,但超強的彈跳,依舊存在。
也就是說,系統賦予李歌肌肉上面的力量,沒有隨著道具卡進入冷卻而消失。
變了的,只有投射和控球能力。
至於這幾天的收益,光是打班賽,李歌就入賬兩萬多塊錢。
再加上平時的一些運動,李歌日均收入,基本都在五位數。
而且隨著每天的鍛鍊,系統面板上的健康指數,也由亞健康52,變成了健康61。
每天的鍛鍊,讓李歌精神頭非常足,學習狀態也越來越好,李歌有種預感,下一次月考,他的成績應該會有不小的進步。
…………
“李歌,你的控球很穩,做控球后衛沒什麼問題,但還是要測試一下三分投射,評估一下你的三分命中率,我好更準確的安排你的場上位置。”
李歌剛把球放下,站在對面一個身穿藍色運動裝的男老師就又招呼了李歌一聲。
這是體訓隊的體訓老師。
體訓老師叫袁忱,看起來三十歲左右,長得小帥,平時戴著一個眼鏡,身高不太高,剛剛一米七的樣子,平時大家都叫他忱哥。
李歌點了點頭:“好。”
今天是第一次進體訓隊訓練,李歌訓練到中途,突然想起來,道具卡的時間為五十分鐘,而訓練時間卻長達兩個小時。
訓練的內容,包括傳球投射,控球訓練,三分投射和罰球訓練。
傳球還好說,扔就完事兒了,但控球和投射以及罰球,是很容易看出來的差距的。
不管打不打籃球的人,都知道,高手控球,有一種獨特的美感,如果是新手控球,別人一眼就看出來了。
好在控球訓練剛剛已經過去了,但投射……沒道具卡的增幅完全不行啊。
到時候怎麼解釋?狀態不好?
見李歌點頭後,袁忱又對著在另一個球場隨便投著玩的幾個學生道:“來兩個把籃球推過來,等李歌測完後,首發替補的位置可能會調整一下。”
“調整位置?為什麼啊?我們練習了這麼久,默契都培養好了,再把他安上來,不就拖後腿了麼?”
袁忱剛說完,其中一個身高一米八幾身材壯碩的學生就有些不服氣的反駁。
話語一點也不客氣,看不起的意思很明顯。
沒辦法,雖然他們也聽說了李歌的戰績,但校隊大多數人都覺得,只是沒碰上他們而已。
至於會扣籃這點,校隊一米八以上的,距離扣籃都不太遠了,只需要著重訓練一下腿部肌肉就行了。
袁忱笑了笑,沒有和他爭,這群體育生都不好管的很,要讓他們服氣,只有啪啪打他們的臉才行。
那天比賽的時候,他就是裁判,因此他根本不擔心李歌的水平問題。
等到籃球被推過來後,袁忱示意李歌:“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