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一點閒話 (2 / 3)

老早就想把參考背景放上來了,可是刪刪改改,就這樣了。

三師三公:

太師、太傅、太保各一人,是為三師;

太尉、司徒、司空各一人,是為三公。

皆正一品。

三省六部:

(我也百度來的,不過因架空關係,不是十分嚴謹!)

中書省

中書省,置中書令二人,正三品,“中書令……掌佐天子執大政,而總判省事”。

又置侍郎二人,正四品,為中書令之副,參議朝廷大政,臨軒冊命,若四夷來朝,則受其表疏而奏之。

又置中書舍人六人,正五品上,是中書省的骨幹官員,掌侍進奏,參議表章、草擬詔旨制敕及璽書冊命。因其所掌皆機務要政,故特規定四條禁令,即禁漏洩,禁稽緩,禁違失,禁忘誤。他們可以就省內所討論的軍國大政及報上的奏狀,發表自己的初步處理意見,並簽上自己的名字,謂之“五花判事”。

省內的意見經中書令、侍郎彙集後,再交付中書舍人,然後根據皇帝的意旨草成制敕,這個專門負責執筆草詔的舍人稱為“知制誥”,其餘舍人也要分別在制敕上署名。在舍人中選擇一個資格最老的,稱為“閣老”,負責處理本省雜事。舍人六人分押尚書省六部,並輔佐宰相判案。(裴緒分到禮部,但非知制誥。)

宰相的議事處政事堂就有一個門通往中書舍人辦公廳,宰相常從這個門經過,找中書舍人諮詢政事。(裴緒待的那個政事堂的房舍)

此外,中書省的屬官還有起居舍人2人,從六品上。通事舍人16人,從六品上,掌朝見引納,殿廷通奏,凡近臣入侍,文武就列,通事舍人則導其進退,而贊其拜起、出入諸禮節。四方蠻夷納貢,也由通事舍人接受呈進。軍士出征,則受命勞遣,並每月慰問將士家屬。

又有主書4人,從七品上。

主事4人,從八品下。

右散騎常侍2人,從三品。

右諫議大夫4人,正五品上,掌供奉諷諫,大事廷議,小則上封事。

集賢殿書院

學士、直學士、侍讀學士、脩撰官,掌刊緝經籍。凡圖書遺逸、賢才隱滯,則承旨以求之。謀慮可施於時,著述可行於世者,考其學術以聞。凡承旨撰集文章、校理經籍,月終則進課於內,歲終則考最於外。

校書四人,正九品下。正字二人,從九品上。

史館

修撰四人,掌修國史。

下省

門下省,置侍中二人為高官,正三品。“侍中……掌出納帝命,相禮儀,凡國家之務,與中書令參總,而顓判省事”。

有門下侍郎2人,正四品。

門下省的屬官有左散騎常侍2人,從三品。掌規諷過失,侍從顧問。左諫議大夫4人,正五品上,掌諫諍得失,侍從贊相。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