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黃巾水師的幫襯下,水寨裡的黃巾守軍根本就沒有還手的餘地,而且連逃跑都做不到。
原本水寨裡的黃巾士兵們打算向朱雀軍隊投誠的,可是在剛才張寶那件事的影響下,朱雀官兵對黃巾軍恨之入骨,根本就不同意黃巾軍的投降請求。
面對這些投降的黃巾士兵就只有一個字,“殺!”
大批的黃巾降兵被朱雀軍隊押解到閩江上游挨個砍頭,砍到最後,朱雀劊子手都換了十幾批,行刑用的砍刀也斷了數十把。
後來還是在鳳尾蕩大獲全勝的元洋帶人趕到後,才制止了朱雀軍隊的瘋狂殺俘行為。
不過即使如此,原本的五十萬黃巾降卒,現在也僅剩下不到二十萬人。
整整三十萬人被朱雀軍隊處決,他們的屍體都可以在閩江上游鑄成一個人型水壩。
元洋在得知殺俘的情況後,也出聲安慰了一下馬就三人,並且許諾後面的黃巾降軍可他們三人先挑選,之後再給其他的朱雀統領們分割。
馬就三人在這次的作戰中,損失最大的是元慶,他的東河水師死了整整十萬人,其中大多數士兵都是在中了張寶的金光後喪失作戰能力被殺的。
其次就是李壞的七殺軍了,十萬精銳出動,活下來的只有七萬人,三員七殺一流武將被殺,這對於正在發育的七殺來說,絕對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最後損失最輕的就是馬就了,他手下的軍隊只損失了一萬多人,而且就連他炸燬的那艘朱雀樓船也是他從元慶的手裡扣來的。
裡外裡的一算,還是元慶的損失,對於這個水師裡的侄子,元洋也大氣了一回,從自己的軍中挑出了五萬名精銳士兵補充到元慶的東河水師之內,這才使得元慶打消了想以死謝罪的念頭。
閩江一戰,拋開最後的這一戰來說,總體上都是朱雀軍隊佔盡便宜,先是憑藉強大的堅船利炮一路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黃巾軍原本佈下的數十個水寨,在朱雀水師面前都像草垛一般,隨時都可以推平。
閩江的天險地勢也沒有被黃巾軍完美的發揮出來,並且加上黃巾水師裡面胡龍等水匪的反水。
這就給本就不是對手的黃巾軍又一次重創,熟人領路,黃巾軍的佈置在朱雀軍隊的面前也都是毫無用武之地。
可以說這場仗黃巾軍是徹徹底底的輸了個乾淨,不光好不容易籌建的水師沒了,兩百萬兵馬丟了,就連他們最後一道“賴以生存的天險”也都成了朱雀軍隊的囊中之物。
在以後的作戰中,朱雀軍隊很有可能長驅直入,攻入大同府,大同府內的黃巾軍無險可守,只能被逼和朱雀軍展開一場決戰,一決雌雄。
而要是打城外戰,也正是元洋所希望的,朱雀軍隊這些日子的火炮消耗量太大,炮彈和新的炮管都供應不上。
如果黃巾軍還是躲在城牆裡的話,朱雀軍隊想要再攻下來,還是需要多費一點力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