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往事,莫春山乾淨利落的眉眼,染上了些微悲傷的神色,但那一絲悲傷轉瞬即逝。
他的視線聚集在夜色裡曲陵江大橋的輪廓上,目光炯炯。
兩年前他收拾掉桐城路橋一幫子老東西后接的第一個大工程,一座特大的跨江大橋,目前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期。
前期,桐城路橋已經陸續解決掉橋高、邊坡高、風大、溫差大、承臺大和重力式錨碇大等問題,但一個接一個的技術難題接踵而來,不得已只好邊修邊改,工期已經延誤。
現在,又有一個問題橫亙在面前,解決不了就趕不上工期。
那地方地震烈度高,而這座造價十億的橋如果一場地震就跨了,那像什麼話?
他要造的橋,是要屹立百年不倒的。
忽然想起了,他之前懷念過的小小的鞦韆。
修鞦韆的時候,父親考慮著他一年年地長大,想要鞦韆用得更久一些,於是當初製作鞦韆的材質,也比較特殊。
材質上的剛柔結合,讓小小的鞦韆,卻能承受他們一家三口的重量。
而至於在建的跨江大橋,為了能抵抗三個地震斷裂帶交匯的風險,如果無法從結構上改善,那麼,似乎可以在材料上下功夫?
波形鋼腹板與混凝土頂底板的組合結構作為橋塔橫樑是可行的,至於其他部分,似乎還有更大膽的想法。
如果大橋主纜和鋼桁梁鎖在一起的中央扣,如果採用半鋼半柔性材質,既夠硬,又能將兩者緊緊扣住;又較軟、遇地震時能有效緩解震動波。
是了,就是這樣,剛柔並濟,比一味地死扛好。
比如說某人,明明有更輕鬆更愉快更省力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她非要選不走尋常路,然後磕磕碰碰滾到終點。
真是傻。
不過,某人傻是真傻,拼也是真的拼,肚子裡也還有點貨。
至少那篇關於P2P報道,還是能入眼的——甚至好些關於未來P2P走向的觀點,和他的一致。
莫春山嘴角抹過一絲笑意,轉身、回頭,朝夜色中的臨江公寓走去。
————
得知顧念死訊後的三天時間,何莞爾花了大量的時間,用來回憶她與顧念之間的點點滴滴。
時隔十年,有些事還歷歷在目,有些記憶已模糊不清,但毫無疑問地,除了敏之以外,顧念是她這三十年不到的人生中,另外一個值得交心的朋友。
回憶難免讓人落淚,何莞爾好幾次想要大哭一場,哭到天昏地暗什麼都不管不顧的程度,可理智告訴她,現在還不是放心大哭的時候。
顧念不會自殺,她堅信這一點,所以,一直懸著一顆心,等著顧念的解剖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