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雲祈點了點頭,與身邊的玄甲騎走出了滿是屍體的大營,來到羈押俘虜的營門外。
方才的戰鬥,大營裡的秦兵發現襲營的是自己的騎兵後,並未進行殊死的抵抗,這些一年前還是農夫的更卒哪裡會想到,有一天自己人會提起屠刀砍向自己。
被襲擊的一時間便都亂了方寸,見一人丟下兵器,跪在地上後,其餘的人也都紛紛照做。
他們內心裡覺得,向自己人投降並不是件多麼丟人的事情,其中大多數人還在幻想,這或許只是場誤會而已。
只見這些俘虜密密麻麻站在一起,雙手均被綁住相互連在一起。看到有軍官模樣的人從營內走出,這些俘虜紛紛鼓譟起來。
雍雲祈聽得出,他們是想知道為什麼被同為秦兵的自己人襲擊,還有人是怕死時的哀嚎和乞求的聲音。
雍雲祈有些恍惚,甚至在一瞬間他有些後悔,想要放棄自己的計劃,但又想想曾經的理想,想想這麼多年來辛辛苦苦的苦讀,想想自己領兵前那些不屑的眼神,他終於還是狠下心來。
雍雲祈舉起自己的胳膊,那些秦兵俘虜頓時安靜了下來,聽那將軍模樣的人說道:“我乃是蕭關將軍雍雲祈。”
聽完這話,那些俘虜裡面頓時有人竊竊私語起來,他們不知道為什麼蕭關將軍不在蕭關跑到這裡襲擊自己是為何。
但大多數人對蕭關將軍並沒有什麼概念,聽完後只是看著雍雲祈,眼神裡充滿了期待。
既然是蕭關將軍,那定是自己人無疑,所以他們都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也都覺得肯定是場誤會,現在只需要等待便是。
雍雲祈接著說道:“昨日有一隊叛軍混入蕭關,與戎人裡應外合拿下了蕭關。”
聽到這裡,那些俘虜們先是一呆,在靜謐了幾息後,瞬時便炸了起來。
“蕭關被戎人攻佔了?”
“叛軍?哪裡來的叛軍?”
俘虜的兵士們都在竊竊私語,討論這個令他們無比震驚的訊息。
所有的秦國人乃至大周天下之人,從懂事起均知道蕭關對於自己的重要意義,也正是如此,所有人都將蕭關視為圖騰般崇敬,以為這座護佑天下蒼生的雄關永遠都不可能陷落。
如今圖騰被摧,如何能不讓人震驚。
看到自己的話起了效果,雍雲祈眉目間流露出一絲滿意,他接著說道:
“現在我就要領著玄甲騎回到原州再次領兵奪回蕭關。但具密報,大秦軍中還有很多叛軍隱藏在各路兵馬之中,其中你們的軍隊就有許多叛軍的存在,所以才暫且委屈一下大家,待我們查明併除掉叛軍,再發給你們兵器,和我一道重奪蕭關。”
說罷,雍雲祈觀察著這些俘虜的情緒,發現他們聽完自己所講之後,明顯的放下心中的戒備,甚至有人還笑了起來,這讓他覺得有種天下盡在掌握中的感覺。
其實他所說的話有諸多漏洞,如果被俘虜的兵士能夠細心想想便會發現這些說辭根本站不住腳,最明顯的便是俘虜中連一個軍候都沒有。
但處於被俘虜的狀態,也眼見這些玄甲騎方才確實是在殺人,他們還哪裡顧得上去想那麼多,能有一絲活命的機會,就不會再考慮其他的事情了。
縱然俘虜中有一些二五百主、百將能夠敏銳的察覺到一絲不妥,但看著周圍兵士們的喜悅之色,又哪敢再去向他們說明這些不妥的關節,況且他們自己也寧願相信雍雲祈所說是真的。
雍雲祈向身邊那軍侯點了點頭,便轉身又走進了大營。
那軍侯眼中流露出一絲不忍,但終究在內心嘆了一口氣,領上幾位百將到一旁安排去了。
……
一個時辰過後,秦兵俘虜們雖然心裡已經放下了之前面對生死的緊張情緒,但終究還是被綁著押在一起焦急的等待。
剛才有近千人左右的袍澤被玄甲騎帶去遠處的樹林,已經過了快一個時辰了,也不見他們回來,這讓眾人的擔憂之感再次生起。
就在此時,一個百人隊從樹林處走出了過來,領頭的一人向俘虜們道:
“經過審訊,方才千人中有叛軍十一人,已被處決。
現再出千人前往樹林處接受審訊,如果審訊並無問題,徑直到樹林外側領取兵器,列隊修整,不得四處跑動。”
說罷便不再多言語,與身邊的玄甲騎點了千人,領著他們向樹林而去。
聽到這軍士所說後,俘虜們都紛紛鬆了口氣。
俘虜中大多都是同鄉之人,或者親人,或者朋友,大家都紛紛相互安慰。
一位年齡較大的兵士對身邊年齡較小的兵士說道:“大郎莫怕,審訊千人怕也需些時辰的,來,若是冷了就靠近阿爹。”
說完還將身體湊近了身旁的兵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