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和變了,變得是他的眼神,此刻也充滿著憤怒。
只見他一拍案几,大罵道:
“這幫狗賊,仗著朝中有人便為非作歹,先前剋扣軍餉,我便向總制府討要,並直言如若不給軍餉就將此事直接報給兵部司馬。
那狗賊趙淵卻讓我虛報更卒數量,再補給我所剋扣的糧響。
我不依他,某行得端坐得正,為何平白去做個吃空餉的賊人,那趙淵見我不配合,便記恨某,處處與某作對。
雖然再未發生剋扣軍餉之事,但之後為南營所發兵器破舊,軍糧劣質不堪用,某已多次向兵部司馬徐大人報過此事,只待此次戎狄侵關事了,再一併與他算賬。”
眾人聽聞楊和說罷,紛紛起了同仇敵愾的心思,也都怒不可遏。
但又細想此刻坐在這裡的這些人也確實拿趙淵沒有辦法,而樗裡驊更是被逼的出走玉宵關,一想到此便又都兀自沉靜下來。
樗裡驊見眾人不言語,苦笑著搖搖頭,便向楊和笑道:
“楊大哥,天道昭昭,因果輪迴,大哥何必傷神。”說罷看著楊和卻又默不作聲了起來。
楊和聽完口中一嘆,突然想到自己是有些失態了,便又笑道:
“不說了,不說了,賢弟,百將就百將,大哥為你挑選些精銳更戍便是。
玉霄關地勢險拔,打仗開戰不在戰陣精,而在山地熟,正好有一些龍德更戍也在我南大營,待會大哥幫你挑選一些。
賢弟可還有什麼要求儘管提。”
樗裡驊連忙站起身來,向楊和作了一揖,道:
“楊大哥,您與樗裡雖是故交但平日裡樗裡卻有失禮儀從未拜訪楊大哥,楊大哥非但不怨樗裡,還如此以誠相待,樗裡萬分感激,一切聽憑楊大哥做主,只是我想向楊大哥討要一人。”
楊和哈哈一笑,道:“可是先前與魏先生衝突的兵士?”
樗裡驊也笑道:“楊大哥明鑑,正是那兵士。”
楊和回道:“給你便是了,走,我們先去教場點兵。”說罷便先一步往門外走去,眾人也隨著楊和去往教場。
眾人還未到達校場,早有兵士安排將龍德籍兵士點校百人在校場等候。
其實也談不上是多麼高效,只是拉出一個百人隊本來就不是件難事,況且條件只是龍德籍,所以就更加簡單了。
龍德縣在原州府南一百三十里處,西面便是須彌山脈,南面與蜀北道直接交壤,此處多山地,所以比起農民倒是獵戶頗多,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也是頗為無奈的事情,但由此也形成了龍德縣民風普遍剽悍,好鬥,且身處戎秦邊界,所以地域家國的觀念又強於其他地方。
楊和一行人來到校場,看著百人列隊站定,雖然人數並不多,但好在已經訓練了近一年,也是有個軍隊的模樣了。
楊和微笑對樗裡驊說道:“賢弟,這些人就交給你了,賢弟準備何日出發前往玉宵關?”
樗裡驊施禮道:“楊大哥練得兵士果真如狼似虎,但軍令如山,自憑鹿符領兵開始,需於五日內到達更戍地點,樗裡準備明日一早便出發。”
楊和點點頭,他當然也知道軍令如此,倒也乾脆說道:
“那如此哥哥便著人去點對發下兵器糧草,此去玉宵關賢弟萬萬小心,一切保重。
待殺敵歸來,再與賢弟把酒言歡。”
樗裡驊和高雲策、魏元琦、梁青書見楊和如此說,便趕忙一揖到地,樗裡驊說道:“如此便勞煩楊大哥了,也請楊大哥保重。”
說罷,楊和微微一笑,便轉身離去。
身為南門大營主將,楊和確實不能一直陪著他們,看到諸事也都安排妥當,就去忙其他的事了。
楊和走後,樗裡驊與高雲策、魏元琦、梁青書一起立馬開始核對兵員數目,倒不是不相信楊和,只是這也是領兵交接的規矩,同時也要告知兵卒們自己的身份以及將要更戍的地點。
四人在總制府已有數年,對這些點對後勤之事也是精通。
加之這百人中已有什長,管理起來也無特別難處。
所以不多時便點對完畢並告知軍士明日一早上路,讓各人領命收拾細軟做好準備。
四人也跟隨南門大營軍士回到了自己營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