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縣令一邊小心翼翼的說著一邊不斷的觀察蕭錦行的表情,
當他看見蕭錦行聽到“衙役”二字臉上不經意間生出了一絲不屑後,
便知道萬不能再給蕭錦行說話的機會,所以他連忙急聲說道:
“我看就這樣辦吧,五日後你就帶那些鄉勇來我城南行轅登記造冊,核准身份戶籍。
從明日起,他們就算是正式的更戍,往後也算是吃國糧的人了,
不僅他們的家人跟著享有榮光,縣裡也會給他們的家人一些生活所需的糧米,可謂是一舉多得的肥差啊。
錦行去將本官的話轉述給他們聽,他們自會對你感恩戴德的,也不枉你這些時日的辛苦。
這幾日就讓他們自己準備出征的糧草、衣物,
五日後辦完造冊之事便要立即趕赴原州,萬不可耽誤了行程,惹惱了左帥大人。”
孫縣裡說完後,笑眯眯的看了看蕭錦行就要送客,
只是蕭錦行一聽於此,卻連忙失聲問道:
“孫大人,這些人才招募不久,從未進行過陣仗操練,如何能上陣打仗,這不是讓他們送死嗎?”
“大膽!”
孫縣令厲聲疾呼之下立時打斷了蕭錦行的話語,
他怒目圓睜的看了看有些惶恐的蕭錦行半晌這才稍稍止住怒氣狠狠說道: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說完後看著蕭錦行驚慌的神色,便溫聲安慰道:
“錦行啊,這打仗總是要有人活有人死的,
不過也要看死的是誰了。
他們這些時日吃了你那麼多的好飯也該想著報效國君,為國效命了。
總不成讓縣裡的這些衙役們前去送死吧,
他們可和你也有些交情呢,你說是不是這麼個理兒?”
蕭錦行聽完此言還想再說什麼,
卻見孫縣令已露出些不耐煩的神色,便只好告辭離去。
蕭錦行帶著內心的狂喜回到了蕭家鋪子,
“看來這孫縣裡的府衙可真是福地啊。”他內心竊喜道。
人常言寧過刀山不如衙門,寧見閻王不見州官,
但對於蕭錦行而言,他卻巴不得每日都來這衙門裡見一見孫縣令。
回去蕭家鋪子後,蕭錦行連忙讓阿依兒著手去準備五百名兵士出征的戰衣、食物,
並且囑咐她務必要在這些戰衣上繡上一個“蕭”字。
同時,他連夜趕赴黃水渡口,對一百多名安插在鄉勇之中的“秦人”面授機宜。
事出突然,蕭錦行也著實沒有想到這些人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成為秦國更卒,
所以他有很多的事情要當面對這些鄉勇中的什長、伍長安頓一番。
對於這些人來說,自己的妻兒老小都在草原上,而蕭錦行也承諾將在事成之後給予他們豐厚的賞賜,
所以他們對來到秦國做內應之事並沒有什麼牴觸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