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無奈數百年間,自己的部落總是時常攻擊周邊的部落,所以雖然是鄰居,但有蘇人對待自己部落的態度卻是隻有濃濃的恨意。
“手下敗將而已,不足掛齒。”
秋茲笑著心下里說道。
他完全沒有將有蘇人看在眼裡,更何況有蘇人還剛剛被有虞人痛揍一頓。
這等被脅迫而來的兵士又有何懼哉?
秋茲只看了兩旁一眼,便又將目光轉回到有虞人陣前。
那裡才是決定此戰生死的地方,他甚至很想知道,有虞人憑什麼敢用一萬人和自己的三萬大軍相抗衡。
只是他剛想轉頭,卻突然在內心中浮現出一個古怪的念頭,
他沉心凝思片刻後發現,好像方才兩側的騎兵並不是向著自己的方向衝過來的。
他連忙又看向了兩側,只見左右有蘇人的騎兵確實是衝向自己,只不過他們陣型卻看起來顯得很窄。
這麼窄的陣型衝過來能起什麼作用呢?
秋茲面露古怪的神色仔細思考著。
騎兵衝鋒自有一股氣勢存在於期間,歷史上多少次大戰都是因為步兵看著如同滔天洪水般的騎兵衝來而不戰即崩的。
而且排成橫陣則能夠讓這股氣勢所達到的效果更加明顯。
所以在很多的時候,使用騎兵的不二法門就是讓騎兵數量看起來比實際數量更加的龐大。
一些經典的故事中就有騎兵在馬尾上綁著樹枝衝鋒,以至於讓敵人摸不清漫天飛塵中的敵人數量從而心膽俱傷不戰而降的戰例。
而且從戰鬥的角度講,當全速衝鋒時排出橫陣就意味著攻擊面積的擴大,如果騎兵衝鋒時能夠包裹住步兵左右那就更好了。
但有蘇人這種又窄又長的衝鋒陣列卻是讓秋茲頗為摸不著頭腦,但他剛剛經歷了有虞人誇張的弓箭齊射,所以對眼前敵人這個看似不合理的舉動還是心存了疑惑和警惕的。
果然,在秋茲的注視下,這些有蘇騎兵在向著自己所在的中軍陣前衝鋒的過程中突然劃過了一個頗大的彎角,竟然向著戰場的方向錯落跑去。
秋茲大吃一驚,他連忙下令著左右五千野人向著有蘇騎兵所在方向追去,只是片刻後,他又命令再去兩千人馬加入戰場。
他算看出來了,這完全就是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的計策。
先用騎兵佈下要攻擊自己中軍的假象,從而吸引大批軍士在中軍位置佈防。
而騎兵卻立刻調轉方向去攻擊自己衝向有虞人中軍的步卒後背。
這等計策不可謂不毒辣,可惜的是這麼完美的計策被有蘇人施展起來後的效果卻似乎不是那麼盡如人意。
秋茲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鎮定的觀察起了戰場方向。
蕭錦行看著對面中軍方向似乎又出動了很多兵馬就有些失望。
看來這些有蘇人還是太沉不住氣了。
但他卻對沒有取得自己預計的效果有著心理準備。
畢竟有蘇人在從未訓練下做成這樣已經是極好了。
蕭錦行覺得,如果是關內諸國的騎兵或者是有虞人自己的騎兵,方才的佯攻定能衝到敵方中軍陣前五百步的距離才會改變方向。
那樣的話,茲人是根本沒有機會做出反應的。
而且,一隻訓練有素的騎兵在今日的戰場上,完全可以憑藉控馬技藝與茲人保持距離,用弓箭擊潰他們的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