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後,西京發來的信終究是到了綏北城。
而且,與蕭槿所料幾乎不差的是齊國國君新薨後,秦國國君也想扶持蕭子碩回國繼承公位。
這樣的事情在列國曆史上早已發生過多次,當初接受蕭子碩來到秦國時,秦國便已經為此事打下了伏筆。
即使蕭子碩在秦國呆的再不如意,但當秦國將他推上國公之位後,自然的他便要“報答”秦國大恩。
這份“恩情”才是秦國接受蕭子碩來質的根本原因所在。
雖然蕭子碩是故去齊國國公的長公子,是儲君的第一人選,但政局朝事哪裡會安安穩穩的等著他蕭子碩前去順利繼承的。
而且秦國早已經得到訊息,蕭子碩的弟弟公子堰便是他繼承公位的主要絆腳石。
那公子堰的母親是楚國的公主,甚得已薨的齊公歡心,而且當初讓蕭子碩出秦為質,也有國公希望蕭子碩遠離齊國最好能夠死在異域的打算在裡面,因為他想讓公子堰繼位。
而在公子碩離開齊國後,公子堰和其母親羋夫人更是在朝堂上培樹羽翼,為公子堰繼位做好了準備。
而且據一些小道訊息所言,恐怕齊公的死也與這母子二人有關。
一旦公子堰繼位,那齊國便和楚國的關係將更近一步了。
秦國自然不願看見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在得到齊公的死訊之後,便立刻派人將信送到了綏北城,並要求趙之海派人護送公子碩穿過河西從上黨渡過黃水東去齊國,而不必再回西京。
得信當日及夜裡,蕭槿等人便緊張的安排著蕭子碩東歸的諸多雜事。
雖然事目繁多,但蕭槿卻依舊將其辦的井井有條,妥妥當當。
所有人已經得到了命令,他們將於次日一早踏上東入齊國之路。
而且趙之海命令麾下大將鍾旭親自率領綏北城一萬大軍護送蕭子碩東歸,為了保證蕭子碩能夠順利登基,趙之海府中的第一謀士顧道遠也將隨行。
這一日夜裡,綏北城內外紛亂嘈雜,兵馬調動的動靜響徹綏北全城,從城外大營到趙府文華殿的這一路上,車輛馬匹,家僕兵士來來往往好不熱鬧。
誰也沒有注意到,深夜裡當蕭槿駕著蕭子碩的馬車,從趙府取回文牒返回之後,馬車裡面便多出了兩個人來。
一駕華麗的馬車在趙府家人和來往兵士的眼中顯得格外突兀,但也正是如此,誰也不會傻到去堵住馬車看看那裡面究竟坐的何人。
當馬車來到了驛館門前時,早已等候在驛館的蕭子碩便大踏步上了車去。
蕭槿遂吩咐手下的人以及蕭子碩的僕從速速跟上出了城去。
“有勞蕭公子了。”
當馬車出了城門後,車內的一人便向蕭子碩微微點頭說道。
蕭子碩自然明白,說話之人便是趙青兒了。
方才一上車時他就發現,趙青兒二人已是女扮男裝,而且還戴著一頂垂著黑紗的斗笠。
但他也知道城內周遭人流頗多,所以當時便並未與其交談,直到此時趙青兒向他致謝,他才轉過看向窗外的臉龐向趙青兒微微點了點頭。
“這位是我的貼身丫頭,小鶯。”
趙青兒自然曉得將身旁那位陌生人向蕭子碩介紹一番,免去他的疑慮。
蕭子碩微微一笑,他雖然看不清趙青兒二人的相貌,但只聽聲音便知道趙青兒定是絕色女子,他心下不禁為蕭槿豎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