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在進行的是【一個都不能少】的拍攝工作,而且還是最後一個鏡頭。
這個鏡頭拍攝完成後,整部電影的前期拍攝就算是結束。
俗稱殺青。
當然,只是前期工作結束,還有後期工作還沒開展,例如剪輯、配音等其他環節。
前期拍攝用時近三個月,後期製作需要的時間不會低於這個時間。
好在趙守時想要參加的是九月底的電影節,時間上是完全趕得及的。
···
最後的這個鏡頭不會出現在成片中,而是作為彩蛋放在片尾。
時間在【一個都不能少】電影故事的十五年後,地點就在腳下這座名叫【華平女子高階中學】的校門口。
主要人物就是華平女子高階中學的校長章桂梅,她在電影中飾演的角色名字叫做【魏敏芝】。
以及一位十三四歲的女孩,她是剛剛轉校前來的,她的名字也叫【魏敏芝】。
還有一位二十五六的青年女子,她的名字同樣是魏敏芝。
十幾年前的她作為代課老師,進城找去城裡打工的張慧科,現在的她成為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師。
老幼青,三個魏敏芝,這是人生的成長,也是一種傳承。
~~~
~~~
趙守時正月十五之後,將帝都的工作安排妥當,便直接來到這裡,到今天已經有近三個月的時間。
雖然不是一直都留在這裡,但除了必要的外出外,他都不曾離開。
【一個都不能少】是他執導的第一部作品,尤其還是一部用更具質感的膠片方式呈現的文藝片。
這讓趙守時知道電影拍攝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也知道理論知識再紮實也與實踐有很大的不同。
更遑論趙守時的理論知識也沒紮實到那裡去,剛開始拍攝的前半個月,讓他幾乎崩潰。
不只是生理上的,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壓力,總覺得自己呈現的鏡頭達不到自己的預期。
故事就是這麼個故事,但故事的脈絡與起承轉合上的細節上,總是差點意思。
趙守時也明白一個是自己的能力不夠,另外一個就是自己選擇的題材太過挑戰性。
用以後那個流行說法就類似於【潘嘎之交】裡的一句話:你還年輕,把握不住。
其實也是趙守時之前的經歷太過順遂,總覺得只要自己想的事情,就一定是手拿擒來。
他沒有想過即便是章謀為什麼壓著章勳十年不準獨立當導演。
更沒有想過,章勳從業十年之久,執導的第一部電影也只敢挑選更為簡單的喜劇片,而不是對導演功底要求極高的文藝片。
因為章勳心裡很有β數,他知道自己雖然不算年輕,但同樣把握不住。
趙守時不知道,或者說他知道只是沒往這方面想。
這應該也算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只不過事件已然如此,反悔也沒用。已然無法回頭的他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走。
好在趙守時身邊還有幾位有些經驗的導演,例如章勳,例如雷鴻,例如寧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