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內,人員更勝以往,不過氣氛有些凝重。
門口的風波過後,趙守時還是邀請姜育恆進屋,畢竟他是姜萊的老爸,不看僧面看佛面。
至於姜萊,自然更受歡迎,之前的她話語雖然少,但立場卻一直是明確的。
即便做事方法不對的是她爸,她也敢怒敢言,算是貫徹了【對事不對人】的準則。
趙守時雖然是第一次見姜萊,卻對她這樣的性格很是欣賞。
至於姜育恆嘛,受到的待遇就要差一點。
之前的姜育恆雖然沒有明確站在趙守時的對立面,但他之前的坐視不管確實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萬事有因,雖說是洪傳的主要責任,但姜育恆的做法在趙守時看來,終究有些不地道。
好在姜育恆沒有繼續置身之外,而是事情在不可挽回前,及時制止洪傳,才算是給這件事畫上了一個不算圓滿的句號。
···
姜育恆在官場浸淫多年,知道這個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更多的是分別並不明顯的灰色區域。
遵循自己內心的姜育恆,並不覺得自己的做法就是錯誤的,更不會因為這點小事就心生愧疚。
進屋喝杯而已,又不是龍潭虎穴,有啥怕的。
再退一步說,就算自己不是副市@長,不還是姜萊的老爸嘛。
遠來是客。
反觀洪傳就相當尷尬了,副科級的他在縣城裡面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
在現在的屋裡也是僅次於副@廳的姜育恆,副處的趙守時之後的第三號人物。
可就是這樣的他,卻只能坐在距離門口不遠的座位上,而且還有點甘之若飴。
對,洪傳沒走,而且進屋喝茶了。
終於翻船的洪傳痛定思痛,明白自己剛才的行為確實過分。
雖然沒有給趙守時造成太大的傷害,但必然招致對方的厭煩乃至是厭惡。
就像那句話說的:癩蛤蟆爬腳面—不咬人膈應人。
洪傳知道自己要是一走了之,確實瀟灑異常,但必然會跟趙守時結下仇怨。
雖然眼前的趙守時跟腳不在縣城,但這般年輕的副處,必然有大好前程。
要是被縣領導知道,絕對會奉為座上賓。
誰都不傻,都知道這般年紀在天子腳下的京畿重地,依舊能夠執掌權柄,他背後必然有強大背景支撐。
對別人來說副處可能就是終點,但對於趙守時來說,只是起點。
至多是前進路上的一個小小的關隘,可以輕而易舉的邁過去的那種。
這樣的趙守時甚至可能引起市裡某些領導的注意。
相信一些與趙守時級別相當,或者是高一兩級的人物,是願意與其結交的。
而自己這個得罪趙守時的小小副科,說不定就會成為某些有心與趙守時結交的人示好的‘代價’。
走,一定結仇。
不走,說不定還有迴環的餘地,這就是洪傳厚著臉皮留下的原因。
當然,趙守時不可能邀請洪傳進屋,甚至恨不得直接把這貨給趕出去。
是趙守時的二叔趙有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