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不掛念子女的父母,裴幼清的父母如是,趙守時的父母亦如是。
趙守時家在老家的房子裡燈火通明、熱鬧非凡。
客廳裡的茶几前,有幾個男人正在推杯換盞,聊得熱火朝天。
今天是春節,是闔家團圓的日子,那聚在一起的自然是真正的一家人。
趙守時的家座北朝南,坐在沙發正中的是一位老年男子,近乎滿頭華髮的這人年近七十。
臉頰有些消瘦,眉毛有些彎,讓這人笑起來給人一種容易接觸的感覺。
這是趙守時的爺爺。
男子身旁是一位年齡彷彿的老太,個子本就不高的她還有點彎背,也不知是有什麼高興事,臉上的笑一直不曾退去。
這是趙守時的奶奶。
同樣坐在茶几前的還有不少人,例如眼前擺著茶壺、負責添水的趙有方,例如比比劃劃聊得有些熱鬧的趙守時的二叔趙有為,以及三叔趙有善。
推杯換盞的正是他們,只不過他們喝的是茶,而不是酒。
趙家顯然是有酒的,而且還不少,而且還不孬,但現在還不到喝酒的時候。
現在的時間已然接近凌晨十二點,這代表新的一年馬上就要到來。
趙守時的老家位於北方,年夜飯自然要吃代表【更歲交子】的餃子。
因為位處農村地界,比較重視傳統習俗,一般情況下凌晨十二點吃過年夜餃子後,家族裡的成年男性就要結伴出去給關係近的家族長輩拜年。
因此,年夜飯的餃子一般是提前準備,一般是提前一個小時的十一點。
當然,也有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吃晚飯,一直吃喝聊天,到半夜再接著吃年夜飯。
趙守時家之前就是這樣。
牆上的鐘表滴滴答答,已然指到二十三點半的位置,廚房裡擺著的各種各樣的食材還只是食材。
就算現在馬上開始準備,也沒法趕在凌晨前吃上這頓一年一次的年夜飯。
更別說現在完全沒有準備年夜飯的跡象。
如果不是客廳茶桌上擺著只有春節期間才會這般齊全的乾果、水果,都會讓人懷疑趙家是不是忘記今天是大年三十了。
很顯然,作為一年一度的春節,任何國人都不可能遺忘,趙家自然不會例外。
而造成現在這種情況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就是在場的大家都知道趙守時正開車往家裡趕,而這群人也正是在等他。
當然,一個趙守時而已,到了這屋不是抬頭叫爺爺,就是低頭叫叔叔,要不然就得叫爹媽。
而且事關年夜飯這種大事,眼前的這群長輩自然不可能特意等他一個小輩。
···
趙守時沒有這個面子,但有人有,那就是坐在他副駕駛上的裴幼清。
趙守時的爸爸趙有方作為一家之主去。在大年三十這一天晚上要不斷的給署著家族長輩的【軸子】以及財神燒上一炷香。
寓意著【尊重傳統】、【香火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