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守時把簽過字的辭呈遞還給欒鏗,看向洪天曉的他問道:“洪總監來找我,是有什麼事嗎?”
洪天曉心中一顫,饒是他自詡做好了心理準備,但事到臨頭還是有些打怵。
但不道歉又不行,自己理虧啊。
看了眼欒鏗的他為了堅定內心,用指甲狠狠的戳著掌心,藉著這痛楚開口:“趙總,我是來檢討錯誤的,之前那事完全是誤會、、、”
洪天曉的職位雖然不如趙守時,但年齡在這裡擺著呢。
給自己小近二十歲的人賠不是,尤其還是當著外人的面,就讓他覺得難以啟齒。
說到底,這就是自己的自尊心作祟,還沒有真正認為自己是錯誤,且需要改正的。
有道是萬事開頭難,洪天曉磕絆的說出自己腦補了不下幾十遍的臺詞後。
就發現所謂的面子跟影響生計的工作比較時,其實一文不值。
卸下心裡負擔的洪天曉按照之前跟欒鏗商議的說法,把自己的難處給盡數說了一遍。
車軲轆話來回說,無非是自己之前的貿然舉動絕不是故意針對趙守時,而是因為聽信謠言的大無知、大莽撞。
而現在真相大白,讓洪天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陷入深深的慚愧當中,這才特意來負荊請罪來著。
哦對,言談過程中還夾雜了不少私貨,例如洪天曉數次提及自己是為中北電視效力二十年的老臣,還屢屢回憶這二十年經歷的艱難與不易。
還有對中北電視那濃濃、深沉且不可割捨的情感。
最後,覺得鋪墊足夠的洪天曉從兜裡掏出一張被攥的皺皺巴巴的辭職書遞給趙守時。
趙守時這才知道,所謂負荊請罪的【荊】不是【荊棘】,而是這【辭職書】。
趙守時確實年輕,但並不代表他好忽悠。
從洪天曉跟欒鏗結伴進來,卻一言不發時,趙守時就知道這貨在打自己的小算盤。
直到欒鏗乾脆了當的請辭,而自己點頭同意,這時的洪天曉體態上有潛意識的放鬆,以及眼神中多了些許神采。
這讓趙守時基本猜到他的圖謀,好一招【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好一招【以退為進】。
說實話,趙守時很不喜歡洪天曉,並不僅僅是他跟欒鏗等人之前給自己難堪。
趙守時雖然年輕,但經歷的事情並不少,自然明白當足夠的利益擺在面前時,沒有人能夠忍住不動心。
就像趙守時,之前的他面對機會時,也是竭盡所能的去爭取。
要不然現在的他說不定還只是個不露臉的電臺主持,甚至都不一定能夠得到編制。
所以說,趙守時雖然不喜欒鏗與洪天曉,但可以理解他們之前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冒險的行為。
畢竟老話說過【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趙守時讓欒鏗離職,是因為他站的立場必須讓他這麼做。
只有拿欒鏗祭旗,才能讓其他別有圖謀的某些人明白‘造反’的成本很高,高到他們無法承受。
在趙守時心目中,能夠與欒鏗有相同待遇的還有兩人,那就是主動出列的沈通以及苗羽。
至於洪天曉,他雖然職位更高,祭旗效果更顯著,但趙守時並沒有這個想法。
起碼還沒有做出最終決定是大懲還是小誡。
但現在這位洪總監只顧著耍這些‘小聰明’,而不是認真檢討自己的過失,讓趙守時對他本就不多的好感陡然清零。
甚至成為負數,更讓趙守時還開始反思自己之前的想法是否妥當:自己這次不追究洪天曉這群人的責任,是不是無法讓他們認知到自己行為的嚴重性?
也不會讓他們明白放過他們是因為自己的大度,而不是其他原因。更無法給其他人以警示作用。
如果是,那現在的‘放過’就等於留下未來的‘隱患’。
不是趙守時內心陰暗,實在是這位洪總監的態度很難不讓趙守時多想。
就洪天曉剛才那扭捏的語氣,尷尬到足夠讓趙守時用腳釦除一座布達拉宮。
還有洪天曉那想要維持自己的尊嚴,而遲遲不願放低姿態的架勢,以及連換頭大寶貝都比不上的演技。
實在讓趙守時真的無法說服自己相信這位是來真心道歉的,更像是被人把刀架在脖子上的不得不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