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承諾的周芸繼續說道:“不出意外的話,《舌尖》專案的收益約為1100W。拋去成本600W,還剩下500W的純利潤。《舌尖》是我們與央視三套節目部聯合制作,投資比例同樣為1:1,我們可以分得250W的純利潤。
三檔節目總收入為450W+600W+550W=1600W。純利潤為300W+300W+250W=850W。當然,這只是預估。一般情況下,最終資料是要超過的。”
一串串數字看似風輕雲淡的從周芸的嘴中吐出,卻給在場眾人的心靈來上沉重的一擊。
850W的純利潤已經是近三年時間裡最高的一次。要知道這才半年不到,如果下半年有不弱於現在的勢頭,那真的是大事可期。
作為帶來這三個專案的趙守時憑藉這份成績坐上總監職務也算是理所當然。不至於讓大家心悅誠服,至少可以少吃幾個檸檬,就不用跟眼前那般泛酸。
850W的純利潤就像海王說出的情話,更像中#央空調吹出的暖流,湧入每個人的心頭,讓人神情雀躍。
還未坐下的周芸冷眼旁觀,嘴角露出一絲冷笑的她毫不留情的給大家潑下一盆冷水,“上述三個專案的成功,讓我有些鬥志昂揚的感覺,相信大家的想法都有類似的感觸。
但現在還不是高興的時候,因為我們參與的專案絕大多數仍舊處於薄利乃至虧損狀態,而且形勢比去年還要惡劣。
從春節至今,我們負責發行的影片有五部。很可惜,沒有出現一部爆款。我們僅能收取最低檔的發行費用,總計80W。這還沒算人工。
我們獨立投資並負責發行的院線電影《驚海》,製片成本就有足額的400W。票房失利只收回100W的成本,植入廣告收入100W。此專案鉅虧200W。
與電影頻道聯和投資的《萬家燈火》總計投資800W。票房回收成本180W。電影頻道播映權100W,植入廣告200W。兩家各虧160W。
受清州電視臺委託製作的情感類節目《我想有個家第二季》,因收視不利,對方決定取消第三季的訂單,並且第二季的費用也只支付了60%。
剩下的40%說是要緩緩,但我們都明白,這筆尾款很有可能無法收回,起碼要拖個幾年才有可能回收。
《我想有個家》這檔節目是去年盈利榜第二名,給我們提供了20W+的純利潤。可今年的60%費用堪堪抵消製作成本,就算略有盈利也不超過五十萬。
最最關鍵的是,第三季訂單的取消,代表我們下半年乃至明年將失去這個進項。唯一可以聊以慰藉的是去年盈利最多的‘廣告營銷’這一進項還算穩定。
可這個穩定也是片面性的,部分客戶在《驚海》、《萬家燈火》、《我想有個家》裡面投入植入廣告,全都賠的麻麻都不認識。揚言要取消明年的廣告投放。
幸虧《舌尖》、《餘歡水》這兩個專案的成功,加上我們給出的折扣承諾,這才將滿腹牢騷的客戶的疑心給打消。
客戶暫時被安撫住了,也答應在投放一波廣告試水。可我心裡卻打鼓,上半年我們有《舌尖》,有《餘歡水》,下半年我們有什麼?我們什麼都沒有。”
說話間,嘆息一聲的周芸將手裡的檔案遞給江澈,“江總,這是我整理的匯總表,請您過目。”
江澈臉色鄭重,接過檔案的他低頭翻閱著,看的有些認真的他許久才翻過一頁。
情況有些不太妙,大家都有些噤若寒蟬的意思。整間會議室裡只能聽見微弱的呼吸聲以及檔案翻閱發出的唰唰聲。
~~~
今天之前的趙守時是透過張牆根、王琪的彙報以及與周芸的幾次電話交流知曉紫禁城內部的情況。
完全沒有擔憂過紫禁城的運轉,自以為自己只是起個錦上添花的作用,誰想完全還算強大的紫禁城竟然也是一艘外表光鮮,內裡破敗的破船。
半低著頭的趙守時用眼角餘光瞥向江澈,想要透過他的臉色判斷情勢是為了配合計劃而誇大其詞,還是真的如此嚴重。
江澈低著頭,沒法看的真切。周芸的在自己身側,無法他透過眼睛去判斷。
再看張牆根,臉上略帶驚訝,而且張牆根的視線是落在周芸身上的。這說明他並不清楚這裡面的真偽。
這也可以理解。周瑜負責的策劃部、業務部、客戶部算是前線部門,可以最直觀的感受到專案、客戶的變化。
而張牆根負責的是後勤與財務部門,所得資訊都有延後性。
真正讓趙守時啞然的是他正對面的董恩臉色如常,就像早已知曉這件事情一般。
亦或者說,這正是董恩、宋傑兩人入職半月的時間,交出的答卷。更是促使江澈突兀性的推行計劃的導火索。
只不過董恩、宋傑兩人職務未定,並不適合出面,是以交由周芸來做這一次的彙報。
心中瞭然一切的趙守時靜坐等待著事情的下一部發展。如果不出意外,下一個被問話的將是自己、、、
許久之後,江澈合上檔案,摘下眼鏡的他揉了揉眼角,略帶苦澀的開口道:“情況確實不容樂觀。還有半個月的時間,就要面臨初審,除了要稽核上半年的成績,還會詢問下半年的計劃與預期。
如果按照這份檔案,那我們直接宣佈退出名單比較省事。不過,我想大家都不甘心這般退縮吧?恰逢趙總監回京,我特意召開這次會議,就是希望大家聚在一起開啟一場頭腦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