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趙守時這毫不遮掩的傻笑,安希也有些無語,生氣倒也算不上,氣得她拍了下盒子,道:“還傻愣著幹什麼,開啟看看啊。不知道這是什麼魚,我怎麼安排晚上的選單。”
“得嘞。”詭計得逞的趙守時嘿嘿笑著,對裴幼清飛了下眉毛,道,“寶貝兒,把這倆碟子給拿一下。”
‘嘶~~~’
王琪倒吸一口冷氣,顧不得管身上的雞皮疙瘩,連忙動手把空置的碟子給收拾到一旁去。
空出一塊足夠放下盒子的區域。
趙守時把盒子放在桌上,在其他人的注視下,用鑰匙把泡沫盒的膠帶劃開。
將蓋子揭掉,在眾人的驚呼聲中,趙守時從盒子裡拎出一條有小二十斤的胖頭魚。
胖頭魚又名花鰱,是鯉科、鰱屬魚類。
東北地區的查干湖裡的主要魚類就是這種胖頭魚。
每年十二月到一月,是查干湖冬捕的日子,當時的陳嗪正在查干湖附近考察。
以這條胖頭魚為例,當陳嗪找到胖頭魚與它生長的查干湖時,他覺得這裡的故事值得挖掘。
他就會透過快遞的方式將胖頭魚發回《舌尖》欄目組,由欄目組圍繞著胖頭魚尋找拍攝素材。
包括但不限於胖頭魚的生長區域、特點、烹飪方式,以及它對於查干湖附近的居民的意義。
以真實因素為創作素材,以人物、地點與胖頭魚的關係為切入點,並對其進行藝術的加工和展現。
以展現真實為本質,並有真實引發人們思考的電影或電視藝術形式,這就是《舌尖》的製作過程。
當然,這只是《舌尖》裡面非常微小的一個組成部分。
數十乃至數百種素材才能共同組成一部《舌尖》。
就算這樣,展現出來的也只是中華美食的九牛一毛。
除了胖頭魚,還有諸如柳州酸筍、諾鄧火腿、糯米黃粑、奶豆腐等等。
這些美食在當地是非常著名的食物,甚至是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但依舊有很多人不知道它們的存在。
像生活在北方的趙守時從未去過南方,完全沒有聽說過柳州酸筍、諾鄧火腿、糯米黃粑。
同理,南方人必然對北方有同樣的疑惑。
這就是拍攝《舌尖》的意義。
我們不能順著網線去打人,但我們可以順著網線去感受各地的風土人情、特色美食。
然後用網購等方式,讓我們可以體驗到以往未曾體驗過的美味。
~~
安希不知道趙守時腦子裡面在想什麼。她打量著趙守時手裡拎著的魚,道:“這魚得有二十斤吧;乾脆一魚多吃得了。”
“這麼大的魚頭,要是不做剁椒魚頭實在可惜。”走過來的王青主動開口。
趙守時看了眼王青,頷首示意後接下話茬:“青姐說的對,咱就做剁椒魚頭。
這麼大的魚,去了魚頭還有不老少呢。十斤八斤肉得有吧,再做一個水煮魚片、清炒魚腩、紅燒魚段,估計就差不多了。”
“差多了。這魚做七八道菜是綽綽有餘的,魚的內臟、魚鱗只要處理乾淨了,都是美味。”王青指著近乎黑色的魚鱗,道:“這魚鱗顏色夠深的,是野生的吧。”
“這個倒是不確定,同事正在查干湖附近考察,給我發條魚嚐嚐鮮。”趙守時對如何區分野生魚與人工養殖魚是一竅不通,端詳了一會也沒看出個所以然來。
“查干湖冬捕?”王青猶豫了一會,苦笑連連:“查干湖裡野生魚不少,但也有相當一部分魚不是純野生的。春季投放的魚苗,等到冬季捕獲。胖頭魚的口味本身就不怎麼樣,更何況這種‘洗澡魚’。”
“嗯,這種現象確實有。”點頭表示贊同的趙守時又道:“但我覺得這沒什麼不好。鮮有鮮的吃法,柴有柴的吃法,像我老家,普通的大蝦三十一斤,可同樣大小的海捕大蝦要貴兩三倍。
每種食材都有它存在的意義,像松露、魚子醬、松茸這種高檔食材存在的意義就是讓人品嚐不一樣的口味。
像小麥、水稻,基本功用就是讓人飽腹。松茸、松露比小麥、水稻貴,但不代表松茸、松露比小麥、水稻高貴。甚至在我看來,後者要更重要。
因為我們可以不吃松茸、松露。但不能不吃小麥、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