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二章 藍圖 (1 / 2)

看著思維導圖,在腦海中梳理語言後,趙守時開口:“我們之前說過不少資訊,我簡單說一下重點。

首先就是四位導師,我們的設定裡面,他們是要爭搶學員的,而且讓觀眾覺得有看頭。那他們最好是朋友,如此才能熟稔的插科打諢。

影視作品有人設,我們的導師也要有,四位導師中,一位擔任‘大咖’,這人在圈內地位要高,最好是德高望重的那一掛。

第二位,最好是一名女導師,女性的身份具有很大的優勢。即讓導師席不那麼單調,又可以消弭男性導師間的“爭執”,起“緩衝”作用。

第三位,最好是性格比較外放的導師。因為我們的節目中,主持人的存在會被無限弱化。這位導師就要身兼半個主持人,穿針引線,負責調控全場的氣氛和節奏。

第四位,最好是從草根崛起的代表,他的存在就是學員最好的例子。當然,在符合人設的前提下,這四位都得是業內響噹噹一號。”

“轉椅很關鍵。我們主打的是盲選,那決定學員命運的轉椅必然是一個關注點,絕對不能做的小家子氣。”

“其次,學員。《唱響中華》資料儲備庫裡必然有海量的資料,《唱響中華》的毒藥,說不定就是《好聲音》的良藥。找人重新篩選一遍,於此同時,導演組分赴全國邀請他們,機票費,補貼不要吝嗇。”

“《華夏好聲音》的主題是“好聲音”。可只有好聲音是不夠的,聲音有雷同,但人生不會。

我們要讓觀眾記住每位登場的學員,即便他們登場只有寥寥幾分鐘。我們將其套入電影模式。分為三段,第一段,故事鋪墊。給觀眾留下最深的印象。第二段,高#潮。一展歌喉。第三段,尾聲。反選導師,並良好互動。”

“只憑學員本身把控,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那我們就就要人為的促成這一點。設立單獨的【故事策劃導演組】,收集每個學員的大致故事,討論這些內容的真實性,再與學員進行對比,判斷真實性。

我們做的是選秀,同樣是真人秀。先是在臺下真實,這樣的話在臺上才能把最真實的一面展現出來。

瞭解學員的故事,並不僅僅是讓觀眾們記住他們,還要一個更重要的事情,這會幫助學員確定歌曲。選那些和他們的經歷相關的。‘因為ta唱這首歌能先打動自己,將真實情感釋放出來,如此才能夠感染別人。’”

“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營銷。老話說的好,酒香也怕巷子深。”

“關於這一點,我想我可以解答一下。”田方主動開口:“我們電視臺也算是業內的一方霸主,跟許多的媒體都有合作,在節目播出前後會讓他們幫忙宣傳。”

“不。這不夠。”

趙守時完全沒有因為田方的級別高,而去迎合他的回答,“營銷不能只靠傳統媒體,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我們要挑選一個陣地,打一場持久戰。

微博就不錯,我們把這裡當成節目組、導師、學員、粉絲的交流的大本營,一切訊息都從這裡往外擴散。跟微博的負責人聯絡下,讓他們給予流量支援。這是雙贏的事情,他們應該不會拒絕。

我們要注重的是事件營銷。但不能等事件自我發酵。我們要主動出擊,營造話題度。總設計師說過,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

我之前提過幾人,他們的故事就很有代表性。就像杜成義,他是普通民工,他為了夢想登上《好聲音》舞臺。他在《好聲音》獲得成績,肯定是很多人願意關注的。

冉蘭阿布是少數民族。她為了讓世界聽見家鄉的聲音,勇敢登上舞臺。我們背靠的是帝都衛視,衛視春晚就可以邀請這些自帶話題的選手。”

指了指天花板的趙守時繼續說道:“他們的絕對符合【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愛國、友善】等等核心價值觀。這絕對是上面願意看到的。

不僅僅是國內,如果有灣灣的、海外的同胞們參加呢?那領導看到的不只是單純的綜藝,而是文化出海的可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