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個碟片應該是某個戲曲學校錄下來自己內部學習的資料,裡面所有的細節的講述的很是清晰,比他自己在網上隨便搜來的不知道清楚了多少倍。
就像這個坐場上。
這個光碟裡的影片是把演員在臺上所有需要的都寫了進去。
就像一出場的時候,“看三眼”什麼的。
“看三眼”是在亮相之後。
即左瞟、右瞟最後正視。
這個詞語在看這一個影片之前程橋一可以說是完全不知道的。
除了這個詞語以外,程橋一還在這個影片裡學到了不少的東西。
他還記得自己看《游龍戲鳳》的時候。
鳳姐的出場歷歷在目,竟然和這個影片裡所講的東西完全重合了。
亮相……
看三眼……
然後“整鬢”,踏右步,用右手拿著手帕輕輕碰一下頭上右側帶著的花簇,眼神朝著左上方微微一瞟,再往下看。
緊接著就是一組反向的動作。
這種程式化的表演完完全全的滲入到了京劇的每一個方面。
要是不看這個影片,程橋一覺得自己可能被這輩子都不能想到這些。
也不對。
畢竟還有一個張老爺子在。
程橋一對著電視按了一下暫停,重新回到了練功房。
張老爺子什麼時候能教他這個他也說不清楚,畢竟張老爺子早就不在旦角這個方面發展……
程橋一也不知道他還記不記得這些東西。
這個影片正好就緩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程橋一在腦子裡過了一遍剛剛看到的動作,對著鏡子徑直做了起來。
鏡子裡的人和他的動作一致,他的眼神忍不住往鏡子上飄去。
程橋一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己一直在看鏡子裡的自己的緣故,只覺得自己的表演看起來毫無生氣。
就像是真正的程式化的表演一樣。
程橋一還記得張浩文之前跟他講的,京劇的程式化永遠不要把它當成真正的程式化。
這種程式化裡是帶著自己的情感的。
程式化只是他表演的時候所藉助的一種手段,亦或是說是讓更多的人學會表演的一種方法。
他表演的《四郎探母》之所以能夠得到那麼多的人的認同,也存在著他給楊延輝的程式化裡帶上了不一樣的東西。
帶上了他記憶裡楊延輝真正的情感。
再看自己現在所練習的坐場上,程橋一覺得自己是越活越回去了。
不過慫也不是這樣認的。
該要好好練習就一點也不能少。
正所謂勤能補拙,笨鳥先飛。
程橋一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把手機支在前面,點開錄影,打算重新再來一次。
這一次他一定不能對著鏡子一直看。
一直看鏡子的只會讓他覺得自己的表演生硬。
還是等這一次練習完了以後看手機裡的錄影影片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