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夜半人頭
行了半日。王寶石用手朝高山上一指,對胡瓊道:“上面就是三遊洞。恩人上不上去,遊玩一遍?”
這“三遊洞”是夷陵的一個大名勝,不能不遊。胡瓊答應。大船靠岸,胡瓊跳上岸來,王寶石、王老大父子要揹著胡瓊走上三遊洞,胡瓊哪裡會讓他們揹著。沿著彎彎曲曲的石砌山道,走上山來,一直走到半山腰中,胡瓊微微出汗。王寶石道:“快到了。”
走上一段路,再朝前走上一段平路,遠遠地就望見前面有一個山洞,這裡就是“三遊洞”了。胡瓊走到洞前,那洞口有半間屋大,走了進去,洞卻不深,鐘乳石也不多,也沒有什麼特別出奇之處。它的出名,完全是唐宋時的一些大文人來過,留下詩篇,洞以人顯,才遠遠地出名起來。
洞裡洞外遍佈石刻,胡瓊慢慢地把每一塊石刻看完。王寶石父子倆站在洞外,並不進去,他們也不明白,這位公子為什麼對刻字感興趣。胡瓊走出洞外,站在懸崖前,對面山峰如屏障,如牆壁,直立在天地間,林木蒼翠,朝下望,哪裡能望得見江水的影子。
胡瓊遊罷,三人下山。來到船上,大船繼續朝深山裡走。江水奔湧,快如奔馬,那下江之船猶如利箭一般直朝下游衝去,船上之人,歡呼驚叫聲不絕。那上江之船,逆流艱難而上,懸崖峭壁之上,拉縴之人如螻蟻一般,“唉喲……唉喲……”之聲,河谷迴響。
就這樣,在峽江上艱難行了幾日,晝行夜宿,望那兩岸山峰上插雲霄,峰峰爭雄,急流險灘,奔流不息。這一日,來到了崆嶺灘,只見那江水如煮沸的開水一般,漩渦處處,一個接著一個,噴沫吐波,有的如腳盆般大,有的如石磨般大,有的如一間房大,氣勢洶湧,望之生寒。
王寶石謹慎掌舵,從漩渦邊小心穿過。出了漩渦,王寶石才顧得擦了一把臉上的汗水。這時,有一艘大貨船從上游而來,恰似脫韁之馬,不由控制,橫衝直撞而來,那船上人慘叫聲不絕。
王寶石叫一聲:“不好。”忙雙手握舵,避開那大貨船,那大貨船一頭衝進漩渦裡,恰如一片樹葉般,在漩渦裡轉了幾轉,翻了船。那船上人掉進河裡,哪裡還露出身影,那大船帶著散落在水面的貨物,半沉半浮地衝向下遊,眨眼沒了蹤影。
胡瓊趴在船艙中,看得一清二楚,早已嚇得心膽俱裂,臉色慘白,沒想到長江之險,一至如斯,後悔不該有西行之舉。
這一日,船行兵書寶劍峽。只望見懸崖峭壁之上,有兩處岩石,一似寶劍,一似兵書,故名。其實兵書巖並不是巖,而是懸棺。相傳兵書、寶劍都是諸葛亮入川時所留。胡瓊當然不信,卻又想到,要是能夠飛身而上,把師父念念不忘的秘笈、財寶埋在其上,也是最好不過,可是要飛身上去,談何容易!
出了兵書寶劍峽,眼前境界開闊,兩邊地勢平坦,山坡上長滿了綠油油的桔樹,江面寬闊,水流也緩慢了下來,岸邊也有許多的人家。這時,天已傍晚,船將停在岸邊宿夜。王寶石到村裡買了幾隻雞,一罐酒,拿到船上來。夜裡,一船的人坐在一起,吃雞肉,喝酒。
酒罷,睡在船上,半天勞累,很快睡著,呼嚕之聲直響到岸上來。
胡瓊不是出力之人,夜裡哪裡能夠睡得著?遂站起身來,拿起小劍,跳下船頭,去踏月夜行。
一條山道通到對面山村,兩旁盡是稻田,蛙鳴聲不絕,不時聽到“撲通”一聲,有蛙跳進水裡。對面半山上有一點燈光。胡瓊是讀書人,見到燈光感到欣喜,今夜無聊,去找個知音夜話,也是一樁趣事。
走過稻田,上得山來,那露出燈光的一家孤獨的住在村的西頭。胡瓊來到房前,望那窗戶大開,裡面兩人坐在桌前,高聲說話,想來是喝多了,聲音響亮。胡瓊見是兩個醉鬼,不是同道中人,正欲轉身離去。
突然聽到一人說道:“我今兒在江邊,望見亂草叢中纏著一個人頭。”
另一人“嗤”的一聲:“江裡流個人頭,有什麼稀奇?”
那人道:“要是個豬頭,今夜不就是我們的下酒菜。”
“說的也是啊,是個人頭沒用。”
“怎麼沒用?我們拿它去嚇人。”
胡瓊一聽到有人拿人頭去嚇人,心裡就很敏感,想要上前喝破,卻又想到,先觀其所為,要是做那栽贓陷害之事,我再出手不遲。遂躲在花叢中。
“去嚇誰?”
“去嚇老龔啊。我那次從他家門前經過,他家燉雞肉,我順著雞肉香,就走進他屋裡,沒想到他一頓亂棒就我把打了出去。”
“好,就去嚇他。”
兩人計議一定,開啟大門,燈也不關,就走了出來。兩人不提防背後有人,一直不回頭地朝大江邊走去。天上一輪明月,照得道路上如下了白霜一般,胡瓊遠遠地跟著。
兩人來到大江邊,尋著那人頭,打撈上來,裝進布袋,提在手裡,就朝回走。走到山坡上,朝東頭村裡走去,頓時那村裡一陣的狗叫聲,“汪汪汪……”,引得對面山坡上村戶裡的狗也叫了起來,狗聲沸天,跟吵架似的,此起彼伏,有幾戶人家點起了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