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奴不敢,陛下明察,老奴可是忠心耿耿,剛才老奴聽了陛下對四位顧命大人的評價,可是非常好奇老奴在陛下心中是什麼樣子的?”
劉高聽完李平安的話似乎有些不滿,嘴角卻不自覺的微彎。
“劉高,先帝在位時聽說他為人勤奮,又精通法律,便提拔他為御前太監。”
“由於劉高善於觀言察色、逢迎獻媚,因而很快就博得了先帝的賞識和信任。”
“甚至有一次,劉高犯下重罪,刑部不敢違背不遵守律法,要按律處他死刑,劉高巧言令色,最終使先帝赦免了他並復其原職。”
“任職期間在朝堂上獨攬大權,結黨營私,憑藉先帝的寵信,陷害忠良,惹得天怒人怨。”
“但是身為太監就有一定的侷限性,手中的權利大部分來自於皇帝的寵信,在五位顧命大臣中權勢,影響力最弱!”
“而且隨著先帝的逝去,手中所掌握的權勢每況愈下,再加上太保陳道前需要推動“削弱皇權,以法治國,”日子愈發不好過了。劉公公,朕說的對還是不對?”
“陛下,真是洞觀如火,對老奴的處境瞭如指掌!”
早年的一些齷齪往事被人這麼當面說出來,即便是劉高自身的名聲早已爛了大街,此時也不禁臉發黑,眼含殺意。
假如說這些話的不是天盛王朝的皇帝,他只怕早已派人打掉了他滿嘴的牙。即便如此,劉高也心中發狠,只待離開之後,便令人勾結宮中收買的內應,好好給這位裝瘋賣傻的天子一點顏色瞧瞧。
“不過,劉高也沒幾日好活了。他現在雖然貴為顧命大臣,好似位高權重。但是名聲狼藉,偏偏手上並無太多實權。”
太監本是攀附天子而生的藤蔓,如今沒了靠山,失了依仗,卻不知收斂,莫說是其他四位顧命,便是一些覬覦他地位的太監,只怕也早已在各自收集他的罪證,只待一日突然發難,將其一招釘死,讓其再無翻身的餘地。”
李平安話鋒一轉,披頭散髮的看向劉高。
一瞬間···二人對眼了。劉高忽然被嚇了一跳,不自覺的微微退後了小半步。
“好凌厲的目光,莫非他猜到了我心中的想法?”劉高心中忽然莫名不安起來。
劉高當然也不至於真的像李平安說的那麼無能和不堪。
無論他的能力和人品如何,也不去計較他作為官員,是否能真的為這個王朝帶來半點好處。
作為一個太監總管,曾經先帝的寵臣,他也有他生存的方式。
從中央到地方,他曾是許多官員的升遷希望,幫助他們在皇帝面前美言兩句的權臣。。
所謂的考核、升遷,對於皇帝來說只是張口一句話,這些人編織起來的,是一張名為利益的大網。
然而換個角度,那些受他恩惠的官員,何嘗又不是他的保護傘?只是李平安這分明用了不公平的對比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