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北郡有三十六個縣。
自郭北縣為中心,往南北兩線延伸,共約十二縣,
十二個縣的所有農物灌溉都靠著一條主要的河流,
臨江河。
他養育著十二縣百姓,
從未有過乾涸,
從未有過泛洪。
自渤海,黃河分流綿延,繞過山嶺峭巖,流入了萬戶人家的農田。
其中流經郭北縣的這一段,是臨江河所有流域中最寬的。
郭北縣往前的城池,名為寶善。
往後的城池,名為昌寧。
蓋應是地勢的緣故,流經十二縣的臨江河中最窄的兩段河域都流經了這兩縣。
郭北縣所建城池,百姓生活之處,地勢平坦略微凸起,不遠處的城池一面,沿岸內凹。
以河面劃分,河的對面是臨北縣,地勢地形與對岸的郭北縣簡直是如出一轍,略微凸起,沿岸內陷。
風起,粼光閃爍,層疊起伏的波紋,一道道地從臨江河面上整齊的掠過,
風落,月在天,河影月。
如有仙府,似有龍宮。
隔江而對的兩縣就像是這面鏡子的一對鑲邊,
兩端地勢的狹窄,恰如其分的控制著水流的緩急,將這份靜謐久久的留了下來...
…….
郭北縣,臨江河
文人騷客,才子佳人。
這些雅名風韻的出現,永遠也離不開良辰美景的陪伴。
這臨江河就是這附近方圓,乃至整個蕪北中都有得細數的美景。
猶是這河景之美,妙就妙在;
四季各不同,
冷暖變幻江上龍馬,
幅幅美如畫。
恰逢是冬季,隨著太陽西落的時間提早,夜幕剛剛落下,臨江河面上早就閃爍起了一片煙火,
一隻只精緻漂亮的畫舫,點著紅燭,掛著彩帆,從郭北和臨北兩縣的沿岸處,一隻接一隻的緩緩飄向湖面四周,有的還在緩緩漂行;有的則停在水面上,隨著水波微微搖晃。
男子的說話聲,女子的嬌笑聲,熙熙攘攘的聲音從各處而來,匯雜在一起,最後擰成一股。
江風,燭火,良辰,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