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如墨侵染了時間長河,也改變了林峰的人生軌跡。一年前,他是天道氣運所鍾愛的天道之子,滄瀾界第一大派都搶著要的天驕後輩。他有著一條通天大道,只要沿著這條道路就能攀上滄瀾修行界的頂峰。然而這一切都被毀了,毀在滄瀾派十六長老的手裡,毀在了那劫氣手裡。
或許有人要問?他不是氣運之子,不應該是走路就能撿到個仙寶,喝水就能喝出個不老泉來嗎?隨便冒出來個劫境,就讓他幾乎嗝屁,那這氣運之子也太掉價了。但是事實卻並非如此,所謂氣運之子不過是一種投資。
滄瀾天道對於本界人的一種投資,當它預感道有大危機降臨時,就會挑選合適的人,給予其特有的鐘愛。但是這種關愛不是無限的,天道也不可能一直盯著某個生靈,作為滄瀾億萬生靈意識的集合他,他的意志是無私的。
在滄瀾出生的每一個生命個體都是它的孩子,當然有時候他會特別鍾愛某些孩子,比如林峰就是應劫而生的氣運之子。但是天道的給予也不是無限的,它只是想要挑選出應劫而生的人,天道也明白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
所以才有了天權口中的此消彼長得說法,一山削平,總有一山拔高。如今的林峰已經失去了繼續投資的資格。天道氣運乃是萬靈意志凝聚而成,並非是大白菜,一次投資失敗,雖然會對天道有些影響,但是他總會在合適的時間再次孕育出氣運之子,只不過不再是林峰了!
但是不管怎麼說林峰的小命還是保了下來。當劫氣隱沒,外加上天權的細心條理,林峰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恢復。但是又因為道基崩壞,氣海被毀,經脈自然萎縮,林峰的身體卻一天不如一天,要不是軒轅墨杵“誠心誠意”捐獻出數百斤天才地寶,林峰甚至連一個普通人都不如。即使這樣,林峰依然是一副病懨懨地樣子,為此李乘風已經想了許多辦法,然而一一均不奏效,數月間他幾乎挨家挨戶“拜訪”了滄瀾界的大小門派,但是卻都找不到救治林峰的方法。
當然這個結果是顯而易見的,連天權都束手無策,這滄瀾界哪還有人能夠救治,且不說那氣海漏洞,就連那經脈已經開始淤積堵塞,李乘風每天都要耗費無數精力幫助林峰清理堵塞的經脈。
每一次他都必須小心翼翼,因為此時的林峰實在是太脆弱了!
這段時間,霹靂劍三人和那些老劍們也是各奔東西,他們也在找尋救治林峰的辦法,哪怕是一丁點兒線索,眾人都不會放棄。特別是劍二,他尤為賣力,不僅如此,他每次回來總是會帶些天南地北的吃食和玩物。自然林峰和劍二關係極為要好,稱呼他為二叔。
而滄瀾派那邊包括李乘風也動用了一些資源去尋找襲擊林峰的罪魁禍首,原滄瀾派十六長老。但是即使是滄瀾第一派的關係情報網,對於十六的蹤跡依然一無所獲,他就像人間蒸發一般,消失在滄瀾。
這些日子,林峰也嚷嚷著要師傅教他修行,但是李乘風總是說等他養好傷,就連以前背劍的傳統都取消了。林峰只能找到劍二,也就是他的二叔。
“二叔,你教我修行好不好!”
“二叔,你也練劍,你教我劍術好不好?”
“二叔,你怎麼不說啊!”
然而劍二卻總是神色遲疑,因為不知道怎麼回答他。
林峰一遍又一遍地念叨著修行的事情,他要成為大劍仙,但是他卻不知道自己已經失去了修煉的資格。日子就這樣一天接著一天過下去,,林峰總是喜歡舞著劍二為製作的蒼松木劍!
這一天,天朗氣清,白雲悠悠,劍二自天空御劍而來,這一次劍二沒有給林峰帶東西,並且他渾身帶傷。
他避開林峰徑直來到李乘風所在。當然如今的李乘風幾乎和林峰形影不離,他們就在林峰視線末端的涼亭內。
只聽劍二一臉激動的說道:
“找到了!傳說中的上古秘境。”
李乘風也有些動容: “情況如何?”
劍二:“我探查了一番,但是未能進入到內部。我此次回來就是召集大家一同去探查,說不定裡面有治好林峰的辦法。”
李乘風看了看遠處的林峰,若有所思大大咧咧地道。
“他孃的,甭管有沒有,先橫推進去再說。我這就叫老大和老三回來,順便再呼喚幾把老劍,不管怎麼說,打下那個秘境,當個據點兒吧!”
劍二不可置信地看向李乘風:“你這是要重聚門派?可是星隕不是有規矩,不能立山門,不能立門派嗎?”
李乘風抬頭望天,此時天際正好劃過幾道流光,那是修士飛行攪動的雲彩。
“這世道終究是變了,我師曾說過,他為我斬斷了萬古,斬斷一切因果,以後若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劍二眼神複雜地看向李乘風,李乘風的師傅,嚴格意義上來說也是他劍二的師傅啊,但是那位威壓天下的劍神卻從未提承認過自己這個徒弟,哪怕記名的也沒有!
李乘風彷彿看穿了劍二所想。
“老二,師傅還在時,時長唸叨你,他說,我們這幾個兄弟中,你的天賦最高,悟性最強,就是性子歡脫了些,如果你能刻苦一些,不說劍道化域,劍心通明想來早早就達成了。師傅有師傅的苦衷,而我們也有我們該做的事情,曾經師傅如何待我,而我又該如何待林峰?”
李乘風很是罕見的感嘆著。
劍二:“嗯,我們三兄弟都明白!既然劍神前輩斬斷了因果,既然你下定了決心,那麼我們這些老劍,也是時候該重出江湖了!不為其他,只為了給林峰一個家,一個安心,一個安全無憂的家!”
........
西域某處山清水秀的山谷中,雪水匯聚成一條靜靜流淌的小溪,溪水清澈透亮,此溪自雪山中流出,一路蜿蜒流淌,越過淺淺草地,穿過針葉樹林,一直流向一座小山丘,小山丘處有一個“落水洞”。
溪水匯入黑漆漆地洞中就不見蹤影,這洞約莫二十丈方圓,洞口處位於小山丘底部,此時洞口處正匯聚著十幾道人影,只見這些人有的雙手抱劍,有的揹著劍匣,有的雖然空著手,但卻有如利劍出鞘般的氣勢。顯而易見他們都是劍修,而這其中,劫境的劍修更是佔了半成以上,餘下的都是通玄強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