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之前就看過效果圖,但真正看到眼前的這棟三層小樓李唐還是眼前一亮,跟之前完全變樣了。
小樓門前的地面重新硬化,鋪著黑色的瀝青,估摸著停個七八輛車,沿著牆根砌著一溜花壇,種著一些冬青和黃楊,上午剛下了一場雨,瞧著格外翠綠。
“本來想種點花花草草的,管理起來太麻煩,索性就種了些綠色的東西,看著也舒服點。”曾佳在一旁介紹。
“嗯,蠻好的。”
李唐點點頭,又仰頭望了望眼前這棟完全變樣的三層小樓。原先的小樓差不多有五十個年頭了,當年是由蘇聯老大哥援建,東德負責設計建造,是那種典型的火柴盒式的建築,談不上美觀,但勝在堅實耐用。
原先挑空走廊陽臺如今用玻璃幕牆包裹,透著一股濃濃的現代氣息,在沿街這一片破敗建築中顯得格外醒目。
按照設計方案,房頂也做了改造,鋪設保溫材料、防水層啥的。樓頂是看不見的,不過李唐還是關心地問了一句:“不會漏水吧?”
“前段時間下了一個星期的雨,都沒事。”
一般從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是京城的汛期,容易下暴雨,而且持續時間長。當時工作室剛剛搬進來,正好測試一下整體裝修質量。不光是眼前的三層小樓,還有後面那一片六百多平米的廠房。
當然相比精緻的辦公樓,廠房只是檢修了一下屋頂,室內就是簡單的刷白和地面平整,包括整個外立面都沒有大動。
辦公樓和廠房之間建了一條風雨連廊,三十多米,彎彎曲曲。辦公室和廠房之間差不多還有上千平米的空地,原先堆著各種雜物和垃圾。當初在談租賃合同時,曾佳本著儘量多佔的原則,也一同給劃了進來。
其實當時廠方也無所謂,畢竟這麼大的廠區,區區上千平的空地算什麼,而且李唐工作室還是整個798廠區租賃的幾個最大客戶之一,付錢爽快,還一簽就簽了十五年,很有誠意。關鍵李唐還是大明星,他能把工作室安在這兒,對於目前只能靠資產運作的798廠來說,簡直就是個活廣告啊。
當李唐走到辦公樓和廠房連結的風雨連廊,就看到眼前一大片高低起伏的大草坪,錯落有致地種了幾棵樹,靠著牆邊還有一大片的灌木。
“嚯,這不錯!”
如果要是在市中心上哪兒去找這麼大的地方,簡直就是一個小公園,甚至都能打高爾夫球了。
“這土方量一定挺大的吧?”李唐顯得很內行地問道。
曾佳笑道:“按照原先的設計,就是平地鋪草皮。對面望京那邊有個樓盤剛剛開工,挖出來好多土,需要往外運,就送到我們這邊來了,一百多車的土方,正好做成一個小山坡的樣子,也起到遮擋的作用,外面看不進來。而且以後工作室要是人多了,還可以搞搞燒烤啥的團建活動。”
“很好!”
李唐看著非常滿意,如今的798還沒有起勢,先佔先得嘛,將來別人只有羨慕的份。
別看這棟三層的小辦公樓一共才四百平方,這可都是實用面積。其實國內以前,包括現在國際慣例,房子都是按套內面積計算,唯有本大國後來弄出來的所謂建築面積。就象蔣琴琴買的那套房子,明明套內面積只有八十幾個平方,但公攤面積卻足足佔了三分之一,也算是中國特色吧。
實用面積四百平已經不小了,一樓弄個前臺,接待室、茶水間以及一間小型的放映廳。二樓則全部是辦公區域,目前工作室從老闆到前臺只有二十多人,整個二樓空間顯得空空蕩蕩。
李唐少不得跟大夥一一打招呼,差不多有一半是新招進來的,今天還是頭一次見面。不過說實話,給李唐的感覺好象是一頭扎進了女兒國。
因為工作室二十幾號人,除了財務負責人王阿姨和兩位保潔阿姨,以及司機沈林在內負責後勤的幾個中年老男人之外,其餘清一色都是年輕姑娘,其中還不乏特別會來事的,比如曾佳的助理,那個叫杜樺的姑娘。
這時李唐也總算明白,為什麼曾佳老是說男助理不好找了。
上到三樓,整層都是他的地盤。光衛生間就有倆,一間是客衛,一間專供他一個人使用。因為把原先的走廊的都擴了出去,整層的實用面積高達一百五十多平方,一共分成三個部分。
一部分是接待區,按照原先的設計,是設計成中國風,然後擺上一圈仿古的傢俱。但李唐拒絕了,感覺這種裝逼感大於實際意義。如今就是簡單的美式鄉村風格,擺了一圈深色的沙發,舒適實用。
第二部分是一間會議室,用來召開一些管理層的會議,或者商討劇本。
第三部分也是最大的一間便是李唐的辦公室。前後都是碩大的落地玻璃窗,南邊正對著廠區的主幹道798路。未來隔著一條798路,對面就是著名的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北面就是那一大片高低起伏的草坪,隔著三十米那一片紅牆鋸齒形屋頂的廠房,就是自家工作室租下尚未啟用的廠房。
李唐站在北邊的落地玻璃前,望著這滿眼綠色的坡面草地和那一大片廠房,頗有幾分“這都是朕打下的江山”的趕腳。
不過看著屋裡的這一切,他多少有點慚愧,畢竟工作室平時一直曾佳在打理,自己佔用這麼大的資源感覺很浪費。
“太大了!佳佳,以後你就在這裡辦公吧,我可能一年都來不了幾次。要不然就把那接待室改了,改成你的辦公室。”
曾佳親自幫他泡了一杯茶端過來,笑眯眯道:“那可不行,你可是咱們的老闆,我怎麼敢鳩佔鵲巢呢?再說了,哥,伱可是咱們工作室的門面,這些都是必須的。”
國人在講究個排場,有時候排場更代表著實力。當然也不排除有魚目混珠的,但人們就是願意相信排場越大,實力越強。因為這是中國社會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傳統。
曾佳有一句話說對了,李唐不光是工作室的老闆,更是工作室的門面擔當,工作室所有的工作都是圍繞著他一個人展開的。說的再直白點,他就是工作室所有員工的衣食父母。
李唐在那張碩大的,同時又帶有濃厚現代風的辦公桌後面的椅子上坐了坐,還是覺得不太適應,索性拿著杯子走到沙發邊跟曾佳面對面坐下來。
曾佳嫣然一笑道:“哥,看來你還得需要適應一下。”
李唐聳聳肩道:“適應啥呀,反正是擺設。怎麼舒服怎麼來唄,總不能讓這些東西支配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