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55章 換導演 (3 / 3)

那位司機還生怕李唐不知道,忙又道:“李老師,很近的,開車五分鐘。”

不到五分鐘,車子便停在了海潮飯店門口,當司機剛把車停穩,還想急急忙忙下車開門時,李唐拍拍他的肩膀,笑道:“算了,哥們,別忙活了。”

他可沒有那種非要司機幫著開車門的臭毛病,直接便開門下車。

“李生,您好,我是鞠導的助理。”

門口候著的一位眼鏡小哥操著一口蹩腳的普通話迎上來。

“哦,你好。”

李唐跟他握了握手。

緊接著小哥又朝後面的蔣琴琴親熱地喊了一聲:“琴琴姐!”

果然美女走到哪裡都是受歡迎的。

蔣琴琴也朝他笑了笑:“你好,皮特!”

哦,差點了忘了,香港都有英文名字。

“李生,琴琴姐,請!”

巧了,依舊是上次那間包房。

鞠覺量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長髮,個子高,身材魁梧,長相正氣,咋一看不象香港人,倒象一個來自北方的彪形大漢。

一般這種相貌的人,往往第一眼很難讓人產生的反感,尤其人家還特別客氣,親自給李唐介紹幾位陌生面孔。

想來也是,當初劇組的助理導演、燈光師、攝影師團隊都是王銳帶來的,如今這人一走自然是大換血,如今包括那位剛剛在門口迎接的助理導演皮特在內的燈光師、攝影師團隊同樣都是鞠覺量從香港帶來的。

其實李唐和蔣琴琴沒到時,包房裡都是粵語在交流,周訊之前拍《香港有個荷里活》的時候在香港混過,能說一口半生不熟的粵語,而李鴨棚完全是一副竭力想融入的樣子,不管有沒有聽懂,臉上總是洋溢著憨厚的傻笑。

當李唐和蔣琴琴落座後不久,他們也就自然而然又說起了粵語。

香港話對於李唐來說沒啥障礙,他不但能聽還能說,當年教他蔡李佛拳的師傅就是來自香港。而且前世他們家所在的社群裡的華人一開始也是以移民的香港人居多,直到兩千年後從大陸來的華人才慢慢變的多起來。

“李生,我敬你,合作愉快!”

一位副導演端起杯子向李唐敬酒。

結果李唐絲毫未動,只是看著他笑而不語。

那位副導演一臉尷尬,繼而馬上想起來,然後才用包準的普通話重複了一遍。

李唐這才端起杯子站起來,跟他輕輕碰了一下:“合作愉快!”

那位副導演哈哈一笑,試圖緩解尷尬道:“原來李生聽不懂粵語。”

“嗯。”

李唐點點頭,繼而微微一笑道:“如果你說上海話我能聽懂。”

那位副導演臉色再度一僵,忙說了聲:“不好意思。”仰頭乾杯。

從粵語歌曲開始風靡大陸,讓大家產生一種錯覺,認為說粵語是一件時髦的,甚至是檔次高的一件事情。

今天這飯桌上一大半都是香港人,他們說自家的方言,李唐一點意見的都沒有,但是你們要跟我也說粵語,那麼對不起,我就算能聽懂也當做聽不懂,因為這是對人最基本的禮貌。

而且這是他們合作之前的初次見面,李唐就是要做出牌子,不慣他們的臭毛病。學好普通話,從我做起。

至於李唐提到的說上海話能聽懂,那是因為從上世紀二十年代開始,就有大批上海人到香港,那時的香港根本無法跟遠東第一城市上海相提並論,於是那時香港街頭充滿了上海色彩。什麼旗袍店、上海飯店、上海理髮店至今還比比皆是。

後來隨著日本入侵和解放,又有大批上海人來到香港,那時來到香港的多是資本家或者文化文藝人士。比如第一任特首董先生、船王包先生、TVB邵先生,包括《射鵰》的作者金庸老爺子,都是從上海過去的。所以在香港說上海話的,一般來說層次都比較高。

尤其象他們這些來自TVB的工作人員,這種感觸尤其深,因為他們的六叔就是說上海話的。

白天出門了,處理了一下瑣事,晚上才開始碼字。明天起恢復正常兩更,狀態好偶爾三更爆發。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