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7,地籠 (2 / 2)

生活最重要的就是開心,許多人都在糾結下一餐吃什麼,晚餐弄點好吃的來慰勞一下辛苦了一天的自己。

趙雲翔最喜歡吃烤鴨跟炸裡脊這一類的東西,但是在這個世界,是沒有烤鴨的。

他想要吃魚,吃許多美味的海鮮!

想要獲取海鮮,就得付出勞動,就比如他手裡的藤蔓以及這些柳條!

海邊生長著一些小柳樹,這些柳樹並非是我們熟悉的參天大樹,而是呈拇指粗細的細條生長。

趙雲翔用石英岩的矛頭輕鬆切了幾條,可以做幾個地籠的框架。

小時候生活在農村,每當夏天,農村的熊孩子們總是湊在一起在河邊湖邊玩耍,而地籠跟魚竿,則是熊孩子們最喜愛的東西。

因為後來參加工作,趙雲翔沒時間釣魚,但是卻可以在下班後放到河邊一個地籠,等隔天下午來收取,可以抓到不少的小魚小蝦之類的。

平時的地籠都是從漁具店買的,只需幾塊錢就能體會到不一樣的狩獵快感。

人類從骨子裡就有著一股狩獵慾望,相如狩獵採摘之類的,往往都是多多益善,大小通吃的。

人是很貪婪的!

“做地籠……”

地上的材料有許多,全都是從密林外圍採集而來的,趙雲翔先用藤蔓環成一個個圓圈,這些是地籠的主要支撐。

所謂的地籠不過是一個捕魚陷阱,通常最常見的正是互通式的地籠。

首先是地籠的入口,趙雲翔用柳條做了一個直徑為30公分的圓環,柳條的韌性很好,可以做到45°彎曲不折斷。

然後是地籠中間部位,用柳條做一個直徑為70公分的圓環,將兩個圓環以間隔1米的距離固定,固定依舊採用柳條與藤蔓繩子。

八條柳條均勻分佈在兩個圓環外圍,就這樣,以兩個圓環為基準的拼接完成,之後,趙雲翔做出了一個酷似籠子的東西。

這就是地籠的大體框架,其它的都是一些精細活,只需用採集而來的纖細藤蔓穿插,將地籠框架弄個水洩不通即可。

十幾分鍾後,一個古怪的東西製作完成,這個地籠整個就是一個錐形,入口內徑30厘米,入口周圍有著一圈密密麻麻的小藤條,海鮮從這裡進入的時候可以輕鬆的頂開藤條。

因為藤條在地籠入口的分佈是呈漏斗狀的,越是往裡深入孔越小,海鮮隨便擠一下就進去了,想要出來卻是難如登天。

而地籠的最大直徑就在後方,直徑70厘米的圓圈被藤蔓封死,海鮮被誘餌騙到裡面之後,根本無法逃跑。

這樣的地籠總共做了4個,足以看出趙雲翔的喪心病狂。

在地籠上拴好藤蔓,在沙灘上挖坑,找出今天白天埋藏在沙子裡的豚鼠腸子跟剔肉的頭顱。

動物的內臟是很好的誘餌,陷阱之中填充內臟與血肉,可以吸引大海里的海鮮。

地籠丟進深度大約為2米的海域,趙雲翔把連線地籠的繩子綁在樹上,防止地籠被海水捲走,雖然這裡夜晚的浪潮不大,但也得儘量保護好地籠。

獅子辛巴永遠都跟隨在趙雲翔身邊,它低著頭,嗅著趙雲翔的屁股,然後打了個響鼻。

“總有一天,我會征服大海,我們的旅途是星辰大海!!”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