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卅二章 (2 / 3)

這時石裕氏方才高興地答應:“中!那就這麼辦了!不過要老妹你多多費心了!”

羅二奶也高興地說:“不費心!你看,我高興還來不及了,這麼大歲數,能得這麼俊的幹孫女,多少人求都求不來!”

事情雖“圓滿”解決,但該有的禮數還得有,只是特殊時期,一切從簡:季思恩當場在石家給羅二奶敬了“改口茶”、磕了頭,稱其為奶奶;第二天,羅二奶便挨家告知羅家宗親自己認了幹孫女之事,他們自然是無從反對。接下來,兩家人又去找村長老夏,將季思恩以羅家孫女、石家準孫媳的名義登記入籍,這樣一來,季思恩算是能在村裡呆下去了。

這事傳到柳老爺耳朵裡時,他方才嘆息道:“原來柱子真的和人家定了娃娃親,石家那老嫚子沒有哄人!只可惜我那閨女,也不知去哪了,幾年了都沒有訊息......”說罷便老淚縱橫。

到了過年時,石柱特地帶著季思恩到祝莊給親戚們磕頭、拜年,兩人雖未正式拜堂成親,但人人都知道那是遲早的事,因此祝家人也都將季思恩當作石柱的媳婦一般看待新外甥媳婦第一次上門,幾個舅舅家自然包了紅包,尤其是祝廣連,特地給了兩個大紅包。

在祝家人中,最高興的當屬石柱的舅奶祝董氏了,她只有一個早逝的閨女和這唯一的外孫,見石柱把季思恩帶來看她,她滿臉笑容,但此時她已七十一歲高齡,身體愈發消瘦,躺在床上不時地咳嗽,拉著石柱和季思恩的手說:“柱子,趕緊把婚事給辦了,早些讓我抱上外重孫子!你看,我這外孫媳婦真俊啊,往後你可得好好對人家!”

然而老人家終究沒有看到石柱拜堂成親,也沒有等到抱上外重孫子。正月剛過,驚蟄這天,她便在睡夢中撒手人寰!

祝董氏的靈堂就設在長子祝廣辷家,中間白紙黑字一個大大的“奠”字,左右兩側則用隸書分別寫著“良撡美悳千鞦在高節亮風萬古存”,祝董氏的遺體就平躺在席褥上,蓋著棉被,頭下一個金黃色秸稈壽枕,腳上一雙湛藍色鳳紋棉布壽鞋。哭靈的是祝家的四個兒媳婦:祝侯氏、祝姜氏、祝呂氏、沈月雲,迎來客的則是老三祝廣遠。此外,老四祝廣連特地請了一撥僧人前來誦經超度。

因祝廣連在商界小有名氣,生意上有來往、有交情的人送花圈、送輓聯的則是絡繹不絕,就連日本人都親自來敬獻一個花圈,而那些漢奸走狗見日本人都來了,也紛紛逢迎,前往祭拜一番。祝家人雖不大情願,怕辱了祖上清白,但斷然不敢將這些人拒之門外。

在隔壁老二祝廣達家院子裡,還擺了個大戲臺,足足唱了兩天大戲;吹鼓手之嗩吶、笙、鑔聲更是此起彼伏。所謂“人生七十古來稀”,對於祝家人而言,老母親的去世自然就成了喜喪。

聽聞有戲可看,十里八鄉的人都來湊熱鬧,院子裡擠了滿滿的人。

中午、傍晚的兩頓送飯儀式自不可少,紙糊的臨時土地“牌位”就擺在村頭岔路口邊上,三面被蔑席圈著。這時,幾個堂姑爺在吹鼓手的後面抬著一張八仙桌,上面有魚肉酒菜,後面則按順序跟著健在的幾個與祝董氏平輩的“正”字輩老人,再後面則是浩浩蕩蕩的孝子孝孫:祝廣辷、廣達、廣遠、廣連及諸多“廣”字輩侄兒;祝懷慶、懷廬、懷庚、懷序、懷府懷庁、懷庥、懷庩、懷廧、懷庸、懷康、懷庭以及諸多“懷”字輩侄孫;重孫輩的祝方蘇、方湘、方桂、方浙、方川、方黔則由大人攙著或抱著。

孝子孝孫皆披麻戴孝,手裡捧著哭喪棒,哭喪棒的根數按各家人數而定,有事沒來的就由戶主或兄弟代為捧執;重孫輩的孝服則是白布上釘上一小塊紅布。

大人和大一些的小孩皆畢恭畢敬地捧著哭喪棒,跟著前面的人走,而那些小一點的小孩卻常把哭喪棒當作玩具,或獨自當金箍棒揮舞或互相追逐打鬧,大概在他們眼裡,還不知道死亡代表何意吧。

到了路口,孝子孝孫一字排開跪下,若人太多,則在路兩側跪成兩排。侄女們在“牌位”前邊燒黃紙邊哭泣,燒完後,堂姑爺們就會派個代表倒一小杯酒,用筷子象徵性地夾些魚肉放在“牌位”前供逝者“饗用”,而後孝子孝孫們各磕四個響頭,隨後便返回。

按照習俗,停靈三天後、入棺下地前一天的晚上,還要為死者散燈:

主家買來一桶柴油,將一大團棉花浸溼,另外還準備了若干三尺來長的柴棒,其中一頭用細鐵絲纏上浸過柴油的一小團棉花。太陽落山後,孝子孝孫還是按順序排定,走到大路之時,前面兩人用鐵叉將點燃的棉花舉在空中,後面則有一些人抬著紙馬、紙人、紙房子等等。而後每走一小段路就有人點燃兩根柴棒,分別插在道路兩旁,遠遠望去,就如兩排明燈一般,在夜色下照亮逝者通往天堂之路。最前面的依然是吹鼓手奏樂開道。到了事先定好的地方後,散燈隊伍則停下,孝子孝孫跪在路旁,將抬來的冥物全部燒掉後,他們磕完頭,才在夜色中,踩著路兩旁的微弱火光返回。

翌日清早,祝家人便抬著祝董氏的靈柩到了墳地,將其棺木與丈夫祝明正的合葬在一處。墳塋堆好後,立上石碑,上寫“先父祝明正母祝董氏之墓”,而後又放了一掛鞭,撒些糖果,引來許多小孩爭搶著吃。

最後的儀式便是孝子孝孫搶喪葬飯:不能去送葬的女眷們在家裡做上一大鍋夾生飯,盛到碗裡,在碗底會放上硬幣、銅、銀、金戒指或手鐲等物,棺木下地、孝子孝孫返回後便會搶上一碗飯翻開,若是能翻到碗裡有些好東西,則寓意自己將會有好運氣。當然,那些首飾還是要還給其原來的主人。

祝廣連的大兒子祝懷康剛十歲左右,起先也和小孩們一起在墳塋邊搶糖吃,後來看到眾人跑去搶喪葬飯,便顧不得嘴裡的糖,也跟著往回跑,沒成想腳下一滑,摔了個狗啃泥,惹得眾人哈哈大笑。

石柱是祝董氏唯一的外孫子,他帶著季思恩去了祝莊;石裕氏和祝董氏本為兒女親家,此番也一同前去送了最後一程。當然,對於祝家宗親而言,石家三人都是“外人”,而在喪禮之上的很多儀式,外人和成年女性是不允許參加的。

石裕氏出去的這兩天,金毛就由羅二奶代為照看,等他們回來後,金毛卻不似往日那般迎著,反而趴在地上,一臉的不高興。“吆,這小東西還學會來氣了!”石裕氏把金毛抱起安慰一番,直到拿出帶回來的雞骨頭、魚骨頭啥的給它吃,這才又高興地搖著尾巴。

石柱已請了好幾天喪假,怕耽誤廠裡事情,將奶奶和季思恩送回家後,他立刻騎著腳踏車去往醋廠。

兩月之後,春夏之交時,石柱和季思恩的事情便傳到了醋廠裡,按理說這本是一樁美事,但卻讓石柱憑添了一絲“煩惱”。

沈琳兒是汪老爺的外孫女,今年已經十八歲,正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她還記得第一次見石柱時的情況,“我要是嫁不出去,就嫁給你”這話她一直記在心裡,雖然這是當時石柱無心之言惹得她無心回答的一句話,但她一直把此話當真,記在心裡頭。

汪老爺自然看出自己外孫女喜歡石柱,沈琳兒的父親沈利言也因為之前石柱放他一馬而覺得石柱這人有心胸、靠得住,有意將自己女兒許配給石柱,但他們聽說石柱之事後,皆感覺有些失望。

有一回,沈琳兒竟跑到石柱跟前說:“柱子哥,你要是敢娶別的女人,我就死給你看!”這話聽得石柱一臉詫異,但此刻除了工作,他的心思全然不在兒女私情上,只想快些殺了劉伏龍替爺爺報仇,並未把沈琳兒說的話放在心上,認為只是一句玩笑話而已。

其後,石柱便時常去周祥那打探劉伏龍的訊息,但每次報仇時皆未能得償所願。

兩年過後,也就是阿道夫·希特勒與情婦愛娃·布勞恩雙雙自殺、德國宣佈無條件投降後,石柱即再也沒有從周祥處得到任何有關劉伏龍的訊息,就連他親自守在鹽警大院門口時,也沒有再見到劉,姓劉的就好像突然消失了一般。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