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心嚴做出的解釋之後,我忍不住自嘲的笑了出來。
實在是我過於先入為主,聽到鐘樓一詞便聯想到了位於長安與金陵那兩處著名的鐘樓,卻忘了在如今我們所處的大相國寺內,同樣有著鐘樓的存在。
據記載,大相國寺於建寺之時曾有鐘樓兩座,可惜後來毀於兵火水患,後人已無法一窺原貌,不過在乾隆年間,後人曾另鑄了一口銅鑄大鐘,於大相國寺中保留至今,被稱為“汴京八景”之一。
此鍾高有八尺,重達五千逾公斤,在鐘上鑄有“皇圖鞏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輝,法論常轉”十六字銘文,據傳當時每日四更此鍾即鳴,人們聞鐘聲就紛紛起床上朝入市,雖經風霜雨雪卻從未間斷,時人皆對此嘖嘖稱奇。
這口銅鑄大鐘體態碩大,尤其是到了深秋時節,鐘上便會掛有一層白霜,猛叩銅鐘後,鐘樓上便傳出陣陣雄渾洪亮的鐘聲,聲震全城,故有“相國霜鍾”之稱,乃是大相國寺的象徵之一。
可是在我想明白心嚴所說的含義之後,不禁對其驚訝的問道。
“心嚴大師,難道那名將我們喚來此處之人現在就在鐘樓?”
這個答案著實是出乎了我的意料。
開封,乃是華夏七大古都之一,這裡有著兩千七百多年的歷史,由於其歷史悠長,境內自然古蹟眾多。
在這些古蹟之中,最為精華的當然便是世人口中所稱的“汴京八景”,而這大相國寺中的鐘樓正是八景中的相國霜鍾。
既然在“汴京八景”之中以此鍾代指大相國寺,那這座鐘樓的重要性便可想而知,而現在心嚴口中卻分明在告訴我們,那將我們喚來此處之人,如今正在鐘樓等候著我們的前往。
那此人究竟是何身份,他居然能讓大相國寺中的僧眾聽從他的吩咐,不僅對我們毫不設防,甚至能夠讓我們接近到那口象徵著大相國寺的銅鑄大鐘?
“這位施主,你是否心中好奇,這大相國寺為何會讓你們如入無人之境一般的進行探索?”
心嚴大師雖然年近耄耋,但是卻絲毫沒有老態龍鍾之相,我臉上的疑惑自然沒有逃出他的注視。
見到我們臉上的神情,心嚴神態一正,用一種極為嚴肅與虔誠的語氣對我們解釋道。
“諸位或許不清楚將你們引來此處之人的身份,毫不誇張的說,只要他開口,莫說只是在鐘樓與你們一敘,就算是要拆了這口象徵著大相國寺的銅鐘,全寺上下都絕無一人敢出口反對。”
聽到這樣的結果,就連一向喜怒不形於色的春亭,臉上都掛滿了震驚與疑惑、
從春亭先前的反應中不難看出,他似乎早已猜到了此人的身份,不過他應該也並沒有想到,此人居然會有如此大的本事,所以才會面露震驚。
或許是理不清其中複雜的線索,弈和終於不再沉默,看向心嚴認真的問道。
“敢問心嚴大師,此人與大相國寺究竟有何淵源?”
“阿彌陀佛,不可說,不可說。”
心嚴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輕呼佛號,口中隱約對我們有催促之意。
“三位施主,若是想要知道其中詳情,還請三位移步鐘樓便知,貧僧卻是不便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