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切真的如我所猜想的那般,那麼這件事無疑就變的尷尬了起來。
人心。
天地間最為純粹最為簡單,可同時卻也是最為複雜的存在。
大禹費盡心機,命應龍等人為他在天道軌跡中所看到的人傳授修為與治國之術,可最後卻因為人心的不足,讓這些得到了修為與治國之術的後人擾亂了人族的安寧。
如果大禹能夠得知後世所發生的一切,那他又會如何做想?
想到這裡,我自然無法保持無動於衷,看向燭龍試探地問道。
“前輩,莫非在商朝末年發生的那場封神之戰,其起因是源自人心的不足?”
對於我所發出的疑問,燭龍並沒有吝嗇回答,但是在他口中說出的話語,聽起來卻是那麼的似是而非。
“是也不是。”
在我們因為這簡單的四個字而百思不得其解時,燭龍再度開口,為我們進一步解釋了當年的真相。
“那場封神之戰確實是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的意外,表面看起來,那場戰爭是因為人心的不足,有人不滿商湯能夠坐擁天下於是想要對其取而代之,可是實際上,在這件事之後還有著另外一雙黑手,正是這雙黑手的操控之下,才會引發那一場千古流傳的戰爭。”
“你們已經知道,商湯的先祖乃是得到了九天玄女傳授的商祖契,可你們或許並不清楚,最終推翻了商朝統治的周朝,其先祖同樣名棄,只不過他還有著另外一個更加為人熟知的名字,那便是后稷。”
“后稷?”
聽到后稷二字,沈浪馬上忍不住自己的好奇,對燭龍激動的問道。
“前輩,后稷不正是隨大禹治水的二人之一麼,難道傳承了八百年之久的周朝便是由他的後代所建立?”
對於沈浪的好奇,燭龍微微點了點頭,示意他的猜測沒有錯誤。
不過,燭龍卻並沒有開口回答,而是等著我們自行對其理解。
到了如今,我們早已對燭龍有所瞭解,看到他的表情後,我們心中便已經清楚,他絕不會對此事過多解釋,若是我們無法理清其中究竟,只怕此事便只能等到我們離開這裡之後,才能尋得一個完美的答案。
不過慶幸的是,我們如今這一行人可謂是藏龍臥虎,在燭龍沉默不語之時,有一個人緩緩走出,對我們詳細的講述了關於后稷的記載。
這個人,自然便是神秘的春亭。
“燭龍前輩說的沒錯,周朝的始祖姬姓,名棄,因為曾在稷山為農官,所以被稱之為稷王,後更是被堯舉為農師,被舜命為后稷,在傳說中,后稷教人們耕種之法,被認為是最早開始種稷和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