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畢,亓芷不再發言,她睜著一雙大大的眼睛看向燭龍,儘管心中早已有數,但是她卻還是想得到燭龍正面的回應。
而不同於她如今的狀態,我們其他人面面相覷,臉上滿是不敢置信。
如果按照亓芷的說法,那一心想要讓神州重歸混沌的魔祖羅睺,最終居然在無意間促進了人族的發展?
這樣前後矛盾的結論,未免讓眾人覺得太過匪夷所思,所以一時之間,場上一片安靜,並無一人敢於發表自己的想法。
不過這份沉默並沒有維持的太久,因為如今在我們的身旁,還有著燭龍這尊親歷過當年的存在。
在感知到場上這詭異的安靜之後,燭龍也並沒有吝嗇,只見他淡淡一笑,語氣中滿是對於亓芷的欣賞。
“小姑娘,膽大心細,不錯不錯。”
聽到燭龍的回答,亓芷心中清楚,就算自己並沒有猜出所有的真相,可是毫無疑問,在她剛才的話語中定然涉及到了當年的部分隱情,否則燭龍便斷然不會給出如此稱讚。
所以此時此刻,亓芷的臉上不由得泛起了笑容,看向我們的眼神裡滿滿的都是笑意。
不過,還沒等我們對亓芷發出讚揚,燭龍便再度開口,話語間為我們解釋起了夏朝真正代表的意義。
“在夏朝之前,神州處於上古神話時代,無論是創造人族的女媧娘娘,還是守護神州安寧的禹帝,亦或是帶領人族走向正確道路的軒轅,他們無疑都是這個時代的生靈。”
“而若是你們仔細研究過人族的歷史便會發現,這個時代的人族其實本身並沒有什麼太大的能力,他們之所以能夠慢慢成長,實際上所依靠的都是他們的帶領者,也就是你們口中所稱的三皇五帝。”
聽燭龍提到三皇五帝,眾人臉上頓時浮現出了一絲敬仰。
三皇五帝,其實所指的就是神話傳說中三皇與五帝的合稱,原始意義上的三皇是指遠古三皇,也就是所謂的天皇氏、地皇氏與人皇氏,而最初的五帝,所指的便是遠古五方上帝。
不過,隨著歷史的發展,所謂三皇五帝的說法曾有過多次變革。
在尚書中,稱燧人、伏羲與神農乃是三皇,而在三字經中又稱伏羲、神農與黃帝才是三皇。
至於五帝同樣如此。
根據呂氏春秋中的記載,五帝應該是太昊、炎帝、黃帝、少昊與顓頊,而等到資治通鑑之中,又稱黃帝、少昊、顓頊、帝嚳與堯才是真正的五帝。
也正是因為關於三皇五帝的種種說法不勝列舉,所以後人才完全無法得知其中具體,只能籠統的將其稱呼為三皇五帝,始終沒有更為明確的說法。
不過毋庸置疑的是,無論三皇五帝所指的究竟是哪八位傳說中的人物,他們都是神話時代人族的歷代首領,正是在他們的引導之下,人族才能發展到如今的模樣。
無論從那個角度來說,他們都是人族的先祖,都為人族做出過巨大的貢獻,作為後世子孫的我們,於情於理都應該對他們表示出應有的恭敬。
正因如此,所以燭龍剛剛提到三皇五帝,我們的臉上便馬上浮現出了絲毫不加掩飾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