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聽春亭說到了這裡,頓時對當年的事情恍然大悟。
這麼看來,朱溫也不過是個可憐人罷了。
朱溫身為一介降將,能夠位極人臣已經是天大的榮耀,可是他卻經受不住蠱惑,選擇了親手去終結李唐王朝,從那時起,其實便已經註定了他自己最終的命運。
而說到這裡,朱溫身後之人的身份其實便已經極其明顯了,只需要認真思考一個問題,那在他背後所隱藏的真相便會水落石出。
這個問題就是,李唐王朝的覆滅,對於那方勢力才是最有好處的?
而答案毫無疑問,在李唐王朝結束的背後,其最終的受益者定然是一心想要讓天下再起刀兵的弱水。
因為只要李唐一日不亡,神州便一日不會來到五代十國時期,對於弱水來說,這定然不是他們想看到的局面。
而與此同時,傳承了千年的弱水自然清楚,正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李唐王朝即便這般模樣,也絕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將其顛覆的,若無天子命格,顛覆王朝便要承受因果的報應。
所以,他們最終選擇了朱溫,表面上是為了幫助其自立稱帝,而實際上卻是要讓他揹負終結李唐之後的代價。
最終,李唐覆滅,朱溫殞命,神州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弱水卻沒有一絲損失。
如此看來,弱水的這番謀劃著實是一番無論如何都不會吃虧的買賣,正是在他們的計劃之下,神州才進入了那個戰火連天,混亂無比的時期。
不過很顯然,與此同時,察覺到問題所在的酆都大帝與閻羅王,二者也並沒有坐壁旁觀,這二人先後以化名入局神州,參與到了這一場多方的博弈之中。
這場大戲,慢慢的開始有意思起來了。
“後梁的建立源於李唐的滅亡,由於朱溫並無天子命格,所以即便有弱水在其身後進行輔佐,後梁也無法成為一個長久的朝代,僅僅過了十六年,這個短暫的政權便走到了尾聲。”
不知何時,春亭再度開口,話語悠悠,如同穿越了時間的長河。
“而最終覆滅後梁的,正是被稱為五代十國第一猛將的李存勖。”
聽到李存勖三字,我腦海中頓時浮現了一尊極為矛盾的形象。
李存勖,乃是五代時期後唐開國皇帝,晉王李克用之子,若是按照輩分來說,他似乎還應該稱李存孝一聲兄長。
唐朝末期,李存勖便已經位至晉州刺史,後襲其父之位,官拜河東節度使、進封晉王,此人驍勇善戰,長於謀略,在位其間南擊後梁,北卻契丹,東取河北,西並河中,使得晉國逐漸強盛,中興唐朝霸業。
及至同光元年,李存勖在魏州稱帝,定國號為唐,史稱後唐,並於同年滅亡後梁,盡取河南、山東等地,定都於洛陽,世人無不欽佩其勇武不凡。
而我口中所謂的矛盾,到了這時還並沒有開始。曖昧43
後世記載,李存勖在位前期,雄姿英發,風光一時無兩,帶領麾下並岐國,滅前蜀,得鳳翔、漢中及兩川之地,震動南方割據諸國,後人甚至號稱“五代領域,無盛於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