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我們所料,在這扇門的上方同樣用秦篆刻著四個大字,我們看向春亭,等待著他為我們進行解釋。
“居然是永珍神宮。”
春亭認真的看著門扇上的大字,語氣聽起來頗為感慨。
“看來我們剛才所經歷的都只不過是鋪墊而已,只有到了這第三層,我們才算是真正的到達了永珍神宮。”
聽到春亭所說我們這才明白,原來這第三層門扇上所雕刻的名字便是永珍神宮。
這樣看來,我們真的是走到了這一次探索的終點,只要闖過這一層我們便可以離開這裡,從而趕在中元節前回到西安,在幕後黑手對驚鴻下手之前做好萬全的準備。
不過那都是我們離開後的事情,現在我們只能收起心中的遐想,然後小心翼翼的走向永珍神宮之中。
向四周打量之下,我們不僅感嘆這裡雖然沒有前兩層那般龐大,但是其中的規模佈局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第一層太室殿為四邊形,象徵一年四季。
第二層通天宮為十二邊型,象徵十二地支與十二時辰。
而我們現在所處的第三層卻已經達到了驚人的二十四邊形,想來是用以象徵二十四節氣。
不過,最讓我們吃驚的卻並不是此處的構造,而是在我們逐漸深入這裡之後,在溝槽內幽暗火光的照耀下,我們眼中居然出現了八尊巨大的石雕。
這八尊石雕看起來格外的眼熟。
一尊無足而飛的螣蛇昂首向天,如同要衝破雲霄。
一尊充滿殺氣的白虎似乎要擇人而噬,讓人忍不住心生恐懼,不敢與其對視。
一尊高貴優雅的朱雀展翅欲飛,似乎這密閉的空間不足以讓它舒展開自己的翅膀。
一尊厚重沉穩的玄武不動如山,如同自古便守在這裡一般,充斥著亙古以來無法言說的滄桑。
……
八個方向,八尊石雕,我們仔細打量過後驚訝的發現,這八尊石雕所雕刻的居然又是奇門八神!
而在我們遠遠的觀察之下,又發現了另一件讓我們更加難以理解的事情。
在這八尊石雕背部,我們隱約可以發現另外的痕跡,看起來似乎……
似乎這奇門八神只是充當了一個坐騎的角色而已!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關山紀年》,微信關注“優讀文學 ”,聊人生,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