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白所說讓我們猝不及防。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宮人未識?
即便是對詩詞再不熟悉之人,想必也聽到過這兩句詩詞。
此二句出自白居易的長恨歌,整首詩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白居易借歷史人物和傳說,創造了一個迴旋宛轉的動人故事。
該詩透過塑造的藝術形象再現了二者的悽美愛情,感染了千百年來的讀者,對後世諸多文學作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不過我們並不是學者,這些並不是我們所要考慮的內容。
所謂楊貴妃便是楊玉環,傳聞中她性格婉順,姿質豐豔,擅長歌舞,通曉音律,甚至被評為華夏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但是在楊玉環真正的成為唐玄宗的楊貴妃之前,其實她本是唐玄宗的兒子壽王李瑁的王妃,也就是說她其實是唐玄宗的兒媳,唐玄宗是透過不正當的手段將她從自己的兒子手中搶過來的。
開元二十二年七月,李瑁與楊玉環一見鍾情,在武惠妃的再三請求下,唐玄宗下詔冊立楊玉環為壽王妃,婚後李瑁與楊玉環兩人甜美異常,這時唐玄宗只是知道有這樣一個人,但是並未見過。
而等到五年之後,唐玄宗才真正看見了楊玉環,一見之下便被楊玉環的姿色深深迷住,開始了自己的打算。
唐玄宗先是設計了一番表面文章,他打著孝順的旗號,說是要為自己的母親竇太后薦福,下詔令楊玉環出家做道士並賜道號太真,命令楊玉環搬出了壽王府,住進了太真宮。
隨後,他將大臣韋昭訓的女兒許配給壽王李瑁並立為妃,以此來安撫壽王,到了天寶四載,楊玉環守戒期滿,唐玄宗便下詔讓楊玉環還俗並接入宮中,正式冊封為貴妃,成為了楊貴妃。
而由於玄宗自廢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後,因此楊貴妃就相當於真正意義上的皇后。
此中過程無人知曉,直到天寶十五載,在安祿山發動叛亂後,楊玉環跟隨唐玄宗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時士兵譁變,六軍不發,唐玄宗含恨將其賜死,一代紅顏香消玉殞。
縱觀楊玉環的一生,無論怎麼看都是一個悲情的故事,她又會與當年的事情有著怎麼樣的聯絡?
不知為何,提及楊玉環,春亭神態極其落寞,只能由夜白對我們解釋道。
“你們也知道,關於楊玉環此人後世對其看法不一,有人讚美她與唐玄宗的悽美愛情,認為她本事一介女流,安史之亂與其無關,不過也有人說她才是安史之亂的根源所在,乃是禍國紅顏。”
“而我今天要告訴你們的這個故事,卻與千百年來所有的記載都不同,在這個故事中,楊玉環並不是那個傳說中的四大美女之一,而是一個因為仇恨矇蔽了心神的女子。”
他似乎有意避開春亭,向一旁走了兩步之後,低聲對我與弈和詢問道。
“你們說說,提到楊玉環,在你們心中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對於楊玉環的第一印象?
千年已過,物是人非,對於這傳說中的人物,我們的印象似乎都來自於白居易的那首長恨歌之中。
莫非是形容二人山盟海誓的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