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春亭的建議,所以我們彼此無話,在這裡等待著剩餘三人的歸來。
不過,雖然表面看起來安安靜靜,可是我的腦中實在是無法輕易平靜。
就在等待著這二人歸來的時間裡,我的腦中對這次的探索進行了一番總結。
一點也不誇張的說,在通天宮內的第一次探索處處充斥著怪異。
秦磚、秦篆、漆黑的門扇,神秘的畫像,無形的道法屏障。
外加一隻忽然變的神秘起來的猴子。
乍看之間,這幾件事情毫無關聯,但是就是這毫無關聯的幾件事情,卻組合成了我們所在的通天宮。
我的第一個發現,就是史書中所記載敲之有聲斷之無孔的秦磚。
因為亓芷聽到了隨著我們走動所發出的異常聲響,這才讓我注意到,此處的地面居然是由秦磚所鋪就。
透過這一發現,我大膽的將秦磚與此處的建築風格結合到一起,從而得出了這通天宮並不是為武則天所修造的結論。
可雖然我已經能夠確定,這通天宮並非武則天的寢宮,而是當初建造者為關山後世之人所特意建造,但是卻還有一事不明。
為何會是秦朝?
通天宮建於唐朝,而秦朝與唐朝相隔了整整八百年,為何此處一定要用秦時的建築風格加以建造?
從之前的經歷可以看出,關山所做的一起都有其意義,想來這其中一定有某種原因,只不過我目前並沒有任何線索。
我的第二個發現,便是那扇漆黑的門,從發現這扇神秘的門之後,我們後續所有的疑問都是因為這扇門而起。
在我們一路北行到了盡頭之後,便看到了一扇漆黑的門,此門約有兩人高,無栓無軸,孤零零的立在通天宮最邊緣處,守護著這裡的秘密。
一扇門就足以讓我們束手無措,可是在仔細的對四周進行打量之後,我們發現這樣漆黑的門卻並不止一扇,僅僅是我與亓芷這個方向便發現了三扇。
我與亓芷探索的是通天宮的北方,而僅僅北方一個方向便有著三扇這樣的門,若是四方加在一起,那便是十二扇。
我們早已對這裡有過大致觀察,通天宮為十二邊型,若是這裡真的存在著十二扇漆黑的門,說起來正好可以與其對應。
這些門又代表著什麼?
三扇門形制完全相同,不同之處僅有門上的圖案與圖案上的秦篆文字。
門上的圖案我們已經有過分辨,一為玄武,一為青龍,一為不知名的女子。
龍,乃是華夏的圖騰與象徵,而青龍,則是華夏神話中的四象之一,因其位於東方,是代表著蒼龍七宿的東方之神,配色為青色,象徵著五行中的木,道家尊稱其為孟章神君。
而玄武,同為華夏神話中的四象之一,同時也是代表顓頊與北方七宿的北方之神,又因為傳說中玄武可通幽冥,因此地位尊貴有別於其它三靈,被稱為玄天上帝、真武大帝,同時也是道教所奉的執明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