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凌軒凝重的語氣,我不由得暗中擔憂。
我們都覺得陳工所說有理有據,可現在看凌軒的樣子,難道他發現了什麼被我們所忽視的問題?
凌軒在剛才聽到陳工對於垂拱集的猜測後,同樣點了點頭表示附和,可在他仔細的檢視過垂拱集上具體的線路分佈時,卻皺著眉頭出言反駁。
“陳工,那也不對,就算我們承認這最長的線條代表著秦嶺,可是你看其他的地方,零零散散,互不連貫,哪裡有地圖是這個樣子的?”
雖然陳工的猜測讓我們大為認同,但是凌軒所說同樣頗有道理。
但凡是地圖,精準是第一要素,所以繪製之時都要去遵從固定的法則,根本不可能會是現在我們所看到垂拱集上的樣子,互不連貫雜亂無章,根本找不到任何具體指示的地點。
難道陳工的猜測是錯的?
不過,看見陳工毫不緊張的樣子,我再次放下心來。
他看起來早有準備。
果然,在聽到凌軒嚴肅的質疑之後,陳工根本不需要思索便說出了他接下來的想法。
“所以我還有一個猜測,這本垂拱集缺失了一部分,所以我們才會在它身上找不到具體的地點。”
陳工並沒有對凌軒的提問有所詫異,而是不慌不忙的對我們繼續予以解釋。
“或許我們手中的垂拱集是不完整的,如果我沒猜錯,這垂拱集應該還有另外一本,兩本互相補充之下,這才是一副完整的地圖。”
缺失了一部分?
垂拱集居然還有另外一本?
雖然略感意外,不過稍加思索之後我發現,陳工的這個看法並非不可能。
我雖然不是魯班傳人,不過卻同樣聽說過一個說法。
在古時由於保密措施匱乏,所以對於某些關係重大的地方,會提前將關於那裡的地圖畫出,然後透過精密的方式將這張地圖分為兩份。
分開之後的兩張地圖彼此獨立,單獨看去並不能發現任何線索,只有將兩幅地圖重新合二為一,這樣才能呈現出一張完整的地圖,從而讓人找到地圖中最初所描繪的地點。
難道我們眼前的垂拱集便是這樣的地圖?
我正在思索間,春亭緩緩開口,試圖對陳工再次確認。
“陳工,你的意思是這垂拱集乃是雙龍定鼎之圖?”
春亭口中所謂雙龍定鼎之圖,正是古時對於這種出於保密而特殊製作地圖的稱呼。
“大人,我正是此意。”
陳工微微點頭,同時將垂拱集再次開啟,用手指向其中幾處對自己的說法加以證明。
“大家看,這垂拱集內的線條雖然零零散散彼此獨立,不過相鄰線條大多在同一水平線上,只不過中間多有缺失。
大家不妨在腦中為這些線條予以連線,雖然依舊不能畫出具體的地圖,但是可以得到一個大致的輪廓,而這連線後所呈現的輪廓,便已然與神州地形大為接近。”
陳工生性沉穩,若不是事先確認過,他也不會提出自己的看法,看來他果然是早有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