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工雖然只說了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但是這句話卻推翻了我們之前所有的猜測。
他生性沉穩,雖然精於土木卻不善言辭,經過這一段時間的接觸,我們都知道他不是會開玩笑的人。
但是從他口中所說出的內容卻如同一個巨大的玩笑,把我們之前的努力全盤否決。
他居然說這裡只有一座大殿?
那我們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所發現的都是些什麼?
陳工並沒有理會我們的詫異,他看向四周,開始為我們從專業角度說起了此處的佈局。
“關於此處的佈局剛才大人已經有過介紹,史書記載武則天所建造的明堂正中為太室,太室通達四出,分東西南北四間向室,東出謂之青陽,南出謂之明堂,西出謂之總章,北出謂出玄堂。
正是因為這段記載,所以我們才會先入為主的認為,這裡應該與史書相符,在五個方位有五座用於祭祀的大殿。
可是這裡既然是關山前輩所建造的永珍神宮,那此處的建造就一定會嚴格按照土木一道的標準,但是從土木一道的角度看來,我卻一直覺得這裡的佈局有些不對,就是說不出來是哪裡出了問題。”
陳工的雙眼越說越亮,似乎是更加確定了自己的猜測,對我們侃侃而談。
“而直到看見這座神像我才明白過來,其實這裡並不是四座大殿,我們之前的猜測是錯誤的,這裡一定不會有第五座大殿的出現。
這都是我們先入為主所導致的誤會,其實這裡本身便是一座大殿,而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只是四間向室而已,並不足以成為殿的規模。”
說著,他抬起頭看向我們進來的方向,我們順著他的目光望去,原來是進門處的那塊匾額,上面的兩個字在火光下反射著光芒,似乎是在無聲的對我們進行著提醒。
太室!
見我們順著他的思路開始沉思,陳工面上的猶豫全部褪去,他斬釘截鐵的開口,對我們做出了他最後的總結。
“所以說,無論是東南西北的四間向室,還是我們面前的神像與神位,其實都只是這座大殿的一部分而已,在這裡本來就只有一座大殿,太室殿!”
震驚過後,我們在腦中認真的想了一下他所說的內容,終於明白了他的意思。
我們之前對這裡進行過猜測,認為這裡是武則天祭祀之地,所以她在東西南北中各自建有一座大殿用於祭祀。
但是事實上,陳工卻從專業的角度發現,這裡實際上並不是如同我們所想象的那般。
其實在那位於第一層門口處的匾額上對我們早已經有過暗示,只不過我們並未注意。
太室。
結合史書中對於太室殿的記載以及陳工所說的內容,我們終於恍然大悟,這裡本身就沒有第五座大殿,整個永珍神宮的第一層,其實整體上就是一座用於祭祀的太室殿。
雖然有些震驚,不過仔細想想,陳工的這個說法合情合理,沒有任何理論上的錯誤,而且可以解釋我們所有的疑問。
這裡既然是一座大殿,那東西南北便只不過是四間向室,所以最中間所供奉的后土神像以及軒轅黃帝的神位,自然也就不需要其他建築的襯托。
因為這第一層本就是一整座大殿,所以這神像以及神位無論放在何處都是供奉在殿中,並沒有任何禮制上的不妥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