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川,放鬆一點,你是不是壓力太大有些不太正常,閉上眼睛幹什麼?”
我苦笑一聲,睜開雙眼剛要對她解釋,卻忽然靈光一閃,從她口中的話意外的聯想到了一處被我們所忽略的資訊。
眼睛?
我的腦海中飛速浮現出這四座大殿的具體佈置,尤其是這四座大殿中所供奉的神像,隱隱有了一定的猜測。
而我生怕自己猜測錯誤,好在我們就在明堂殿之外,我連忙站起身跑進明堂殿中,對著殿內所供奉的神像仔細觀察。
明堂殿中供奉的神像乃是祝融,祝融為夏官,亦為火神,神像獸身人面,腳下踏著兩條巨龍。
而我的關注點卻異常簡單,並未理會其他細節,而只關注其中一處。
那便是眼睛。
這祝融的神像古樸大方,威嚴神聖,可卻獨有一點美中不足。
這祝融像沒有畫上雙眼。
而這祝融像既然沒有畫上雙眼,那另外三座大殿中的神像或許同樣也並未畫上眼睛。
若是如此,那這救貧點龍筆便有了用途。
或許這支筆正是暗示我們,讓我們用此筆為神像點睛!
點睛一詞古已有之,大多用於供奉之物,正所謂萬事萬物皆有靈性,而供奉之物若不點睛則神魂不具。
關於點睛,其中最為出名的便要屬畫龍點睛這個故事。
相傳張僧繇曾在金陵安樂寺的牆壁上畫了四條金龍,這四條金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彷彿隨時可以直飛雲端,引來無數人前來觀看。
可是美中不足,張僧繇所畫的這四條龍雖然異常生動,卻唯獨沒有畫上眼睛。
張僧繇對圍觀的人解釋說,他若是給龍畫上眼睛並不困難,可是畫上了眼睛以後,這些龍便會活過來破壁飛走。
圍觀者並不相信張僧繇的說法,於是張僧繇索性提起筆為其中兩條龍進行點睛,隨著他的筆落下,頓時天空烏雲密佈,雷鳴電閃。
在這震懾人心的雷電之中,被點睛的兩條金龍掙脫牆壁凌空而起,騰雲駕霧飛向天空,而並未點睛的兩條龍則依然留在牆壁之上。
這就是畫龍點睛的故事。
而我雖然不知道這個故事的真與假,不過現在我卻已經可以確定一些事情。
比如說畫龍點睛的故事發生在金陵。
更比如說,這故事是發生在金陵的一座寺廟牆壁之上。
而最為值得深思的,是張僧繇這個人。
因為張僧繇是南北朝時期之人。
或者更準確的說,張僧繇正是梁武帝蕭衍時期之人!
金陵、寺廟、梁武帝蕭衍……
經過了這麼多事情,我早已不相信所謂的什麼巧合,我只知道所有的巧合都只能證明一件事情。
那便是我們找對了方向!百镀一下“關山紀年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